第四章 禮壞樂崩 黃河,長江 (第1/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妨再看春秋諸霸。
春秋諸霸有三個特點。第一,除晉國外,都不姓姬。齊姓姜,宋姓子,秦姓嬴,楚姓羋(讀如米)。吳號稱姓姬,越號稱姓姒(讀如四),其實無姓。第二,除晉和宋在中國(中原)外,其餘都在邊緣。齊在東夷,秦在西戎,楚在南蠻,吳和越在百越。第三,稱霸的順序,是先黃河後長江。具體地說,是先在黃河下游(齊),然後黃河中游(晉和宋),然後黃河上游(秦),然後長江中游(楚),最後長江下游(吳和越)。
這可堪稱“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連線起黃河長江的,是晉和楚。實際上從晉文公到楚靈王,霸主的位子基本上是由晉楚兩國輪流坐莊的。這一百年間的歷史,又可以分為晉國主霸、晉衰楚強、晉楚相爭、晉霸復興、晉楚共霸五個階段。其間,由於楚人北上爭霸,晉國的霸主地位只能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同樣,由於晉國南下聯吳,楚國也擴張受阻,野心難以實現。[10]
這才有了魯襄公二十七年(前546)的弭兵大會,中原地區暫時獲得了和平。歷史的舞臺,則從黃河流域南移到長江流域。演出的大戲,也由齊、宋、晉、秦、楚“五侯爭霸”,變成楚、吳、越“三國演義”。
所以,楚人北上爭霸,晉國南下聯吳,都意義重大。
意義不僅是政治和軍事的,更是文化的。我們知道,作為春秋諸霸中唯一的姬姓大國,晉人實際上是兩週文明、華夏正宗和傳統文化的代表。吳國雖然自稱姬周之後,卻其實可疑,因為誰也拿不出證據。相反,他們“斷髮文身,裸以為飾”,卻是事實。可見,就算吳人的先君太伯和仲雍是姬周,也早被蠻夷同化,因此“棄在海濱,不與姬通”。[11]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11WV.jpg"/>
銅俑出土於廣州,高4~5厘米,全身赤裸僅以布纏繞腰際,被中原視為蠻夷。
問題是幾百年過去,他們都一直不與姬通,現在為什麼通了?因為深知落後就會捱打,這才銳意學習中原諸夏。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札,甚至專程前往儲存兩週禮樂最完整的魯國,在那裡觀摩學習,對周禮周樂頂禮膜拜,其熱情一如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人。於是到闔閭的時代,吳國的文明程度竟然已經“比於諸華”, 躋身於華夏民族之林了。[12]
吳國的崛起,並非沒有原因。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