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字碑 重來未必要捲土 (第3/6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該說,正是透過這一問題的解決,狄仁傑使自己和武則天都成為了政治家。
那麼,他又是怎樣做到的?
似乎也並無高明之處,只不過一有機會就說:姑侄與母子哪個更親?天底下有侄兒給姑姑立廟的嗎?等等。這些話不過重彈李昭德的老調,並無新意。問題是李昭德沒有真正成功,反倒落得身首異處。狄仁傑卻不但完成了李昭德未竟之事業,還被尊為國老。這又是為什麼呢?
時也,勢也,運也,法也。
李昭德建言時,武則天稱帝剛剛一年。新官上任尚且三把火,何況新皇帝?這個時候,跟她討論誰來接班,只能讓她反感。王慶之被殺,這是原因之一。好在李昭德只是反對立武承嗣,並沒提出要立誰,否則當時就性命不保。
狄仁傑重返神都時,情況就不同了。首先,女皇已經七十三歲,稱帝也已經七年,應該安排後事。其次,對李旦的誣陷失敗,證明李唐皇室威望猶存。相反,武承嗣的飛揚跋扈和武懿宗的濫殺無辜,都讓武氏家族人心盡失。甚至就連突厥也來湊熱鬧,揚言只認李唐不認武周。[18]
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可小看,那就是張氏兄弟。
張氏兄弟成為男寵與狄仁傑再次拜相是在同一年,月份要早一些,底氣卻明顯不足,因此曾經向吉頊和狄仁傑討教長久之計。兩位宰相的意見一致,那就是建議他們利用親近女皇的有利條件,積極參與建儲大業。吉頊明確指出,以色事人不能久,做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才是正當。[19]
兄弟倆倒也乖巧,一點就通,溫柔地吹起枕邊風。
女皇當然猜得出是誰在背後出謀劃策,乾脆將吉頊召來詢問。吉頊給出的建議,是在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當中任選一人。他說:兩位皇子都是陛下親生,先帝所託,也都是天下臣民人心所向。至於選誰,全由陛下聖裁。[20]
武則天點了點頭。
因此後來有人認為,李唐復辟,吉頊是首謀。[21]
就算是吧,就算。
不過吉頊的結局,也只比李昭德稍好一點:從宰相貶為縣尉。直接原因是他在朝堂上盛氣凌人地欺負武懿宗,根本原因卻恐怕是武則天看穿了他的政客面目。當年,為了討好武承嗣,你不是連妹妹都送上門了嗎?不是跟武懿宗和來俊臣聯手製造了三十六家滅族的大冤案嗎?現在擁護李唐的呼聲高漲,你就這副嘴臉?告訴你,朕還沒死!
吉頊只好客死他鄉。[22]
狄仁傑卻在重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