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物 政客王導 (第1/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導帶領子弟族人在宮門外待罪。
這是永昌元年(322年)的正月,王敦以討伐奸臣的名義反於武昌,晉元帝司馬睿也針鋒相對地下詔要御駕親征討伐王敦。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裡外不是人的王導除了待罪宮門也別無選擇。
不少人都替他捏把汗。
司馬睿卻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他接見了王導,並讓他穿上朝服。誠惶誠恐的王導跪下來磕頭謝罪說:亂臣賊子歷代都有,沒想到竟出在臣的家族。
元帝則以最高禮遇回答王導。他光著腳走下御座,握著王導的手叫著他的字說:茂弘,這是什麼話!朕還要把千里江山都託付給你呢![28]
王導渡過了難關。
從此,他成為東晉官場的不倒翁。元帝駕崩後,王導又輔佐了明帝和成帝,是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
原因當然首先是政治上的。兩晉原本是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偏安江左的東晉更必須依靠世家大族,王導代表的琅邪王氏當然不容小看。但王導的穩坐釣臺,卻不能不歸結為他特別會做人,也特別會做官。
與王敦的跋扈相反,王導的為人要隨和得多,也周全得多。有一次,他同時接待數百客人,卻很快就發現一位臨海來的和幾個胡人由於沒人搭理而落落寡歡。於是王導走到臨海那人跟前說:您一出來,臨海可就沒人了。
那人很高興。
王導又走到胡人跟前,用他們信仰的佛教禮儀彈著手指打招呼說:蘭闍(闍讀如舌,蘭闍為梵語音譯,意為清靜無煩惱)!蘭闍!胡人都笑了起來。
結果,四座皆歡。
後來甚至有人說,任何人與王導交往,哪怕只是初次見面,感覺也像老朋友。[29]
這樣的公關大師,自然也是調和矛盾的高手。王敦第二次作亂時,明帝曾下令拆除朱雀門外的浮橋。然而負責此事的丹陽尹溫嶠(讀如叫)不但沒有執行,上殿以後也不謝罪,還索要酒肉。明帝龍顏大怒,殿堂之上氣氛非常緊張,所有人都戰戰兢兢,不敢多說一句。
打圓場的又是王導。
王導是最後上殿的。他一進來就發現事情不對,也立即就發現問題出在哪裡,於是便光著腳下地請罪說:天威有如雷霆,竟然使得溫嶠沒有機會謝罪了。
這個說法讓溫嶠和明帝都有了臺階。溫嶠立即乘勢下拜謝罪,明帝的臉上也多雲轉晴。局面如此得到扭轉,實在是隻有王導才能做到的。[30]
事實上,善於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