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官僚政治 三省六部 (第1/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簡單地說,三省六部就是隋唐兩代的中央政府。其中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是尚書省下屬的六個職能部門: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這個制度意義重大,其影響既是歷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現在我國中央政府的部門仍然叫部,日本的則仍然叫省。[6]
那麼,什麼是省?
省的本義是後宮。魏晉隋唐時期,王朝中樞建築群的最前面(南端)是皇城,有太廟、社稷、官署、衙門。中部為宮城,是皇帝會見群臣之處。最後面(北端)為後宮,是皇帝與后妃的私密空間,非有特旨嚴禁入內,所以稱為禁或禁中。西漢元帝時,為了避皇后之父的名諱,改禁為省,從此禁省通用,或稱禁,或稱省,或稱禁中,或稱省中。
顯然,省,原本不是政府。
禁省成為政府機構,要拜漢武帝所賜。此人為了從宰相手裡奪權,變官僚政治為皇權政治,發明了“一國兩府”的政治體制:宮外以宰相為首組成“外朝”,宮內以大司馬為魁組成“內朝”,內外共理朝政(詳見《漢武的帝國》)。
毫無疑問,這是兩套班子。
兩套班子是早就有的。漢初,皇帝與宰相分工明確各得其所。皇帝是國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腦。宰相所處為府(相府),機構為曹;皇帝所處為宮(皇宮),機構為尚,分別叫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書。很清楚,六尚基本上都是管生活的,與相府之十三曹並不矛盾。
漢武帝卻把這個制度破壞了。一方面,他從朝中選調能員擔任尚書處理政務;另一方面,任命大司馬主持工作參與密謀(西漢叫“領尚書事”,東漢叫“錄尚書事”)。結果自然是大司馬和尚書的意見變成國策,尚書也由秘書班子變成決策班子,相府反倒由決策機構變成了執行機構。
一國兩府由此誕生,尚書的地位也從此改變。
不過,由大司馬領導主持“尚書事”並不正規,領錄尚書事也不是官銜,以人事代制度更非長遠之計。於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便乾脆建立尚書檯,也叫臺閣。從此,尚書不再是宮廷秘書或臨時事務,而是正式的國家機關。
尚書事(事務)變成尚書檯(機構)以後,一國兩府就成了制度。但,一個國家,兩個政府,可怎麼辦公呢?也很簡單:宰相保留官職,政務交給臺閣。換句話說,三公的相府徒有其名形同虛設,尚書的臺閣才是真正的樞機。
因此,到曹魏黃初三年(222),尚書檯便移出宮外,正兒八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