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箭在弦上 司馬光待命 (第3/6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插曲,熙寧年間的司馬光恐怕也只能在洛陽專心致志編撰《資治通鑑》。因為他雖然看到了帝國的弊端和隱患,也主張改革,卻反對變法。在那封寫給仁宗皇帝的萬言書中,此公明確指出解決財政問題的出路是節約開支和藏富於民,改革的關鍵也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blockquote>在於擇人,不在立法。<small>[38]</small></blockquote>
也就是說,舊制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用人不當。既然如此,司馬光怎麼可能贊成變法?更麻煩的是,司馬光並提不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只是一味地講修心治國善於擇人之類的大道理,這種空話又豈能解帝國的燃眉之急?<small>[39]</small>
能讓神宗為之一振的,便只有王安石。
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是神宗皇帝看中的人,他起用這兩個新銳前後只差一天,頭一天任命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第二天就任命司馬光為翰林學士,時間是在神宗皇帝即位的三個月之後,可見皇帝的另眼相看和迫不及待。<small>[40]</small>
司馬光卻堅決不肯接受任命。
皇帝只好把他召到御前詢問。神宗說:古之君子,要麼有學問沒文采,要麼有文采沒學問。愛卿卻兼而有之,請問為什麼要推辭翰林學士的任命?
◎治平四年(1067)有關事件一覽表
<table v><tr v><th scope="col" v> 月 </th><th scope="col" v> 日 </th><th scope="col" v> 事件 </th></tr><tr v><td rowspan="3" v> 正月 </td><td v> 初八 </td><td v> 英宗駕崩,神宗即位 </td></tr><tr v><td rowspan="2" v> 十一 </td><td v> 三司使韓絳等上書稱國庫空虛 </td></tr><tr v><td v> 神宗下令英宗皇帝喪事從簡 </td></tr><tr v><td v> 三月 </td><td v> </td><td v> 歐陽修被誣 </td></tr><tr v><td rowspan="2" v> 閏三月 </td><td v> 二十五 </td><td v> 王安石任江寧知府 </td></tr><tr v><td v>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