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 約會 (第1/6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隨出門算得早,可去往城西金光門的道路上還是人摩肩,車掛轊。
連日晴好無雨,道路上塵土飛揚,騎馬的走路的都灰頭土臉,隨隨坐在車裡也不時被揚塵嗆一下。
因為人多,車行速度只有平日一半,從山池院到金光門就顛簸了一個多時辰。
出了城人也不見少,好在道路寬,車行速度總算快了點。
隨隨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既然藉口看佛骨舍利,就不得不去青龍寺應個卯。
山門外也是人山人海,遠遠望去就像是洪水往閘門裡奔湧,看得人頭皮發麻。
隨隨在車上已被顛去了半條命,還得忍著身體的不適,硬著頭皮往人堆裡擠,真是苦不堪言。
她還是低估了長安士庶對佛祖的虔誠熱情。
好不容易進了山門,隨隨抬頭望了太陽,和段北岑約定的時間快到了,她不敢再耽擱,徑直向供奉著佛骨舍利的正殿走去。
青龍寺大殿前熙熙攘攘,幾乎擠得水洩不通,一牆之隔的玲瓏七寶閣卻是另一番光景。
青龍寺依著山勢而建,佛殿佛閣與禪房星羅棋佈,玲瓏七寶閣便是整個青龍寺的最高處。
從佛閣往下望,可以將寺中的情形盡收眼底。
此時便有十來個錦衣華服、金冠玉帶的王孫公子坐在閣中,閒適地用著素齋,一邊向佛殿眺望。
其中一人身著佛青色寶相花紋錦袍,頭戴白玉冠,腰束紫金帶,正是齊王桓煊。
青龍寺開佛骨舍利是一甲子一度的盛會,帝后崇佛而不能親臨,太子剛成婚,他這做兒子的便代他們來禮佛。
早在香客們湧入之前,他們已經瞻仰過佛骨,敬完香出來了。
另一人著紫色孔雀綾衣袍,腰束白玉帶,生著雙狐狸似的眼睛,大冷天的手裡拿著一把玉骨折扇,那手指比玉還白,比玉還細膩無暇,卻是有京城紈絝之首稱號的豫章王桓明珪。
他與幾個臭味相投的宗室子倚在欄杆上,望著正殿裡進進出出的女子,時不時點評幾句。
旁邊還坐著個身穿白衣的幕賓,手執筆管,按著豫章王的吩咐在絹帛上寫寫畫畫。
一個身著孔雀綠胡服、年約弱冠的長臉男子對豫章王道:“這些個女郎都戴著帷帽,臉都看不清,子玉兄這美人譜怕是不好編。”
“賢弟此言差矣,”桓明珪笑著用摺扇點點自己的眼睛,“你若是有愚兄這雙眼睛,只消掃一眼就能將絕代佳人找出來。”
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