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朝出了那麼些皇后,太過慢待了,叫人說起來人走茶涼,不好聽。奴才以為,這回萬歲爺就算晉了頤答應位分,也是瞧著老輩兒裡的情分,和旁的不相干。大夥兒先別急,不過一個小小的答應,又能掀起什麼浪來呢。”
和妃向來不服貴妃,這陣子恭妃和怡妃又因上回江白喇嘛的事兒給禁了足,如今只有她一個妃位上的,能和貴妃叫板。
“這不是掀不掀得起浪的事兒,前朝和後宮幾時都沾著邊,我就是不說,大家心裡也明白。家裡阿瑪兄弟立了功,咱們在後宮跟著長臉,受晉封,得賞賜,這是萬歲爺的抬愛。如今這頤答應是怎麼回事?尚福海還在烏蘇里江看船工呢,她倒好,給提拔成了答應。這會子能瞧老輩兒的面子,將來呢?是不是還要酌情晉封?不是我說,貴妃娘娘既然攝六宮事,就該勸諫著皇上點兒,總不好皇上說什麼,您都點頭稱是,這麼下去,可是不大妙。”
和妃說話沒輕沒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貴妃聽她這麼呲打,心裡很不稱意,便轉過頭來,似笑非笑看著和妃道:“妹妹喜愛仗義執言,那下回萬歲爺再有晉封頤答應的決定時,我立刻派人過去知會你。”見和妃臉上悻悻,她傲慢地調開了視線,有些無奈地對太后道,“奴才只是代為掌管六宮事宜,萬歲爺做的決定,哪裡能由奴才說了算。不過話雖如此,奴才並不覺得主子晉封頤答應,做得有什麼出格之處。老佛爺想,尚家早年入宮的姑奶奶裡頭,就算最次一等也是嬪位往上,幾時分派過答應的位分?主子爺這麼做,焉知沒有警醒前朝,一人犯事,滿門遭殃的意思?唉,主子爺還是心軟,雖對福海所作所為恨之入骨,終究念在尚家祖輩聯姻的份兒上。主子爺以仁治天下,這不就是彰顯主子寬厚的佐證麼?”
裕貴妃向來這樣,營造出個善解人意的假象來,善於籠絡主子的心。在座的妃嬪個個對她嗤之以鼻,無奈太后還是願意聽她的。
太后沉思了半晌,敲著膝頭說:“我聽了你的話,再細思忖,似乎是這麼個理兒。尚家銜恩,自大英開國起就頻出皇后,要是往細了說,哪一輩帝王的身上沒有尚家血脈呢。你們主子念舊,辦事也有他的考量,橫豎那尚家丫頭只是個答應位分,寵幸不寵幸的尚且兩說呢,就這樣吧。”
太后一剎火,這件事就沒什麼說頭了,大家都有些意興闌珊的時候,愉嬪道:“奴才瞧著,那頤答應只怕不是等閒之輩。老佛爺想,還沒晉位時候,就已經讓恭妃和怡妃兩位娘娘禁了足,那將來……”
將來簡直要人人自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