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禧二十三年,註定要被載入東青國史冊的一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東青國開科舉,定為兩年一次。先是從全國各州府層層選拔人才上京,並於第二年春天在京進行統一考試,合格者賜進士,並欽定三甲,再由吏部選試,逐一授予官職。
聖諭一出,舉國歡騰。儒生抱泣於路邊,書院休業整頓,百姓或跪於官道家門前,山呼萬歲。
然而開科舉的聖諭才下了沒幾天,金鑾殿上又開始了爭吵。
爭吵的原因就在於主考官人選一職,懸而未決。
朝官乃至民間百姓對科舉能否真正公平公正地選拔人才都心存疑慮。世家大族怕平民出身的主考一味錄取寒門排擠顯貴,普通百姓則怕科舉雖開,任命高官為主考則仍是選拔高門子弟,那科舉便形同虛設。
朝議時討論了數個人選都不滿意,慶帝揉著額頭回了龍蒼宮。
隨後,洛王杜景文單獨求見。
皇帝以為他是要私底下推舉什麼人,嚴肅地說道:“洛王有什麼話方才怎麼不在殿上說?”
“兒臣以為不妥。”杜景文不卑不吭道,“因為兒臣要舉薦的這個人,當眾說出來,怕是會犯了忌諱。”
“噢?朝上你兩位皇兄為了主考一職的人選爭論不休,倒是你一直一言不發。朕還當你不關心此事,原來心中已經有了人選?說吧,你推薦什麼人。”慶帝隨手拿起奏摺批閱起來。
“兒臣以為,科舉重在公正。若是從世家大族裡選,謝大人等不會同意。而若是選謝大人,沈尚書等又會強烈反對。因此兒臣想到了一人。”
慶帝也考慮過這些,然而想來想去都想不出合適的人選。聽到杜景文這麼說,他抬起頭來,靜待下文。
杜景文深吸了口氣才說:“兒臣舉薦王闕。”
慶帝的手一頓,幾乎要發怒。
杜景文連忙跪下:“父皇先別生氣,請聽兒臣把話說完。王家曾經是東青國第一名門,王雍大人所領導的王派清流影響至今,朝中的文武百官,應該沒有人會對王家的後人不服。而且王闕雖然出身高貴,但在民間蟄伏十餘年,積攢下的聲威名望,朝堂之上無人能及。再加上他年少時便揚名京城,本身的才華學識自是不用說,兒臣以為他出任主考,再好不過。”
“你放肆!”慶帝重重地拍了下書案,滿殿的人都驚得跪了下來。
杜景文伏在地面上繼續說道:“父皇開科舉的用心,在於選賢用能。王家的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他們也已經付出了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