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時間機器這種虛幻的東西把敵對民族的人生疊印成直觀的影象,在夢境與現實的罅隙裡,重新反思民族仇恨這件事。
前邊就是“瘋貓”酒吧了,摩西·科恩與聯絡人約定在這兒見面。按照多年間諜生涯養成的習慣,走進酒吧之前,科恩要最後作一次安全檢查。他在行進途中突然轉身,朝來路走去。在轉身的瞬間,已把身後十幾個人的眼神盡收眼中。
他發現只有一名年輕婦女的眼光落在他身上。在兩人目光相撞時,年輕婦女沒有絲毫驚慌,她嫣然一笑,很自然地把目光滑走,推著嬰兒車走過他身旁。
也許她的注視是無意的,是年輕婦女對一名英俊男子不自覺的注意。但科恩瞥見了她腳上一雙漂亮的麂皮靴。不幸的是,在這一路上,這雙麂皮靴已是第二次出現了。
早在15年前,科恩還未來到以色列時──那時他的名字是拉法特·阿里──他的埃及教官在反追蹤課中就教會他去識別追蹤人的鞋子。因為在緊張的追蹤過程中,追蹤者可一套一套地更換衣服,卻常常顧不上或不屑於更換鞋子。
所以,極有可能,這名可愛的猶太姑娘正是一名摩薩德特工,嬰兒車是一種很實用的道具,可以藏起她換裝必需的行頭。
摩西·科恩並不驚慌。15年來,他已成為特拉維夫社交圈的名人,與很多政界顯要交好。所以,即便有人想在他身邊織網也必然慎之又慎。他相信,在捕網合攏之前他足可以逃之夭夭了。
他微微冷笑一聲,若無其事地朝前走去。
20分鐘後,他乾淨利索地擺脫追蹤者,重新回到“瘋貓”酒吧。
酒吧裡顧客不少。他掃視一番,向靠窗一張孤零零的桌子走去。那兒有一名中年男子在安靜地啜著咖啡,但銳利的目光一直不離開門口。科恩認出他是穆赫辛少校,不由得心頭一熱。
穆赫辛少校是帶他走進間諜生涯的引路人,他身擔要職,輕易不到國外。由此也能看出,國內對巴列夫防線的情報是何等重視。少校向他點頭致意,為他要了一杯咖啡。
“你好。”他用法語說。
“你好。我沒想到是你。”科恩也用法語回答。
少校低聲說:“是總統派我來的,總統要我親自轉達他對你的問候和謝意。”
科恩覺得嗓子中哽塞:“謝謝。”他把一份畫報遞過去,那裡面藏著縮微情報,“這是有關巴列夫先生健康情況的最後一批資料。我想那個日子快到了吧。”
“快了。科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