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局勢最為無望的時刻,泡利為人類吹出了一個希望的泡泡——確實只能算是一個泡泡,它可能在下一秒鐘就會迸然破裂。可嘆的是,在那個特殊的時刻,人類仍為實現這個泡泡而付出了卓絕的努力。
摘自《百年拾貝》魚樂水著
1
地球上接到了《諾亞號》的來電,說已經順利找到《褚氏號》,復甦後的褚貴福老人想回地球,《諾亞號》馬上送他回來。姬人銳看到電文後很驚喜:
“老褚要回來?”不過他說了一句,“不可能吧,他捨得那些人蛋?那比他的命還貴重呀。”
按電文說的此刻《諾亞號》的位置,這封電文在路上走了九小時,但超光速的《諾亞號》返航只需六個小時。也就是說,即使電文發出後他們又耽誤了半天,這會兒也該到了。樂之友們迅速開始準備。葛其宏在附近租一套房子,給老人建一個帳號,準備從基金會打過來一筆錢,數額足夠他安度晚年。也安排人與褚的兒孫們聯絡,褚的兒孫們現在在經濟上都比較困窘,估計不大樂意把老爹接回去養老——他們中多數人對老人把家產拋撒光還心存怨恨。但不管怎樣,這邊得通知到。葛其宏在兩個小時內完成了所有準備,但諾亞號遲遲沒回來。
第二天收到另一封電文,說褚在啟程前突然改變主意,不回地球也不來《諾亞號》,還不讓《諾亞號》接走13個幼兒。他仍要回《褚氏號》陪伴他的人蛋崽子。《諾亞號》尊重老人的決定,已經送他回去。現在諸事已畢,《諾亞號》要正式開始遠航了。再見了我們的老地球,再見了我們的母族!
葛其宏嘆息一聲,趕緊取消了已經做好的安排,心中暗暗歎服姬人銳看人之準。雖然明知那邊已經收不到這邊的回覆,但他們還是向飛船發去了告別電文。
在把“楚——泡利發現”向諾亞號船員公佈之後,楚天樂原打算先向姬人銳等人告知,再向公眾公佈的,但這個訊息已經風一樣傳開了。追根溯源,原來是奧芙拉到船上勸柳葉跟《諾亞號》走時,說的話讓周圍人聽到了。這個小道傳播的發現立即得到眾多科學家的認可,因為這個新的解釋太有力了,過去人們沒想到它完全是因為思維的慣性,是走不出舊觀念的囚籠。科學史上不乏類似的例子:早有古人提出地球是圓的,它與各種跡象符合得極好,只是因為人們無法解釋“地球下面的人為啥不會掉下去”,因而在很長時間拒絕這個觀點。又如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也與各種事實極為契合,只是因為找不到大陸漂移的動力,也在很長時間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