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站選在了同村的江峰家裡。
江峰本來就是做木匠手藝的,平時幫人做活,剩下的邊角料他也沒捨得丟,後來聽說江小滿這邊要搞養蜂合作社,他是第一批加入進來的,並且也是村裡最早一批把蜂桶放出去的。
山岩他們在懸崖峭壁上都能行動自如地跟野蜂搶蜜,更何況在平地上的家養土蜂?
一行人到了江峰家,他家的地比較好,今年種的是油菜,開春油菜花開了之後,他就把山裡的幾隻蜂桶搬了回來,放在油菜花田邊上。
“今年油菜花開得好,這邊幾個蜂桶都快滿了,早等著你們來收蜜呢。”江峰引著一幫人到了自家地頭上,看到江峰自制的抽屜式蜂桶,山岩忍不住笑了。
“我看你給小滿家也是做的這個樣式的,這個比老式的蜂桶取蜜方便,換季的時候分蜂也容易。”山岩笑著指了指江峰家的新式蜂桶。
鎮上的宣傳幹事郎興國趕緊舉起相機,咔嚓咔嚓拍了好幾張,拍完才虛心請教山岩這個“技術顧問”,為啥江峰家的蜂桶跟他們這裡常用的不太一樣。
“老式的蜂桶取蜂巢的時候比較麻煩,容易流蜜,換成這種抽屜式的就方便了,你看,這是兩邊都能開門的,取蜜之前,先開啟尾巴這邊的後門,看看蜂巢的成熟度。”山岩一邊解釋,一邊小心翼翼地開啟了蜂桶的後門,其實也就是把後面預留的一塊板抽了出來。
果然,從這一面能很清楚地看到一層一層的蜂巢,透過半透明的蜂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裡面的蜂蜜已經達到採割標準了。
山岩和慶山先戴上防蜂面罩,師徒倆配合默契,慶山拿了一把柔軟的毛刷,輕輕把趴在巢框上的土蜂刷下來,山岩就立刻把巢框裝到搖蜜機裡,旁邊的江魚按住搖蜜機,快速轉動手柄,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蜂巢上的蜂蜜被甩到不鏽鋼的桶壁上,然後流到桶內。
這樣搖出來的原蜜,帶回去還要進行二次過濾,才能灌裝銷售。
看著黃燦燦的土蜂蜜從蜂巢裡搖了出來,孫哲遠和郎興國都很激動,一個拿著相機咔嚓咔嚓拍個不停,另一個乾脆拿著手機跟著拍影片……看來基層幹部的KPI壓力也挺大的啊?
春蜜比冬蜜更稀薄一點,但架不住春天山下百花盛開,蜜源豐富,所以單個蜂桶的產蜜量就比冬蜜更多一點。
江峰家放在油菜地和菜園子附近的二十五個蜂桶,最後搖出來將近四百斤土蜂蜜,只有一個蜂桶因為浸水,感染了寄生蟲,空巢了。
即便如此,四百斤的土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