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59章
河南為殷商發源之地,自古人傑地靈,至宋太祖趙匡胤選開封為都後,河南更是成為天下的中心,一時無二,北宋七帝八陵悉數葬於此處。
然而隨著宋朝南遷,河南也漸漸失去往日的地位,金人入侵之後,又輪到蒙古鐵騎踏平中原,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原百姓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戰火。等到本朝太祖得天下,也已經是一百多年後的事情了。
當年太祖皇帝途經戰亂剛剛平定的鞏縣時,卻發現原先威嚴肅穆的宋帝陵早已遭遇了毀滅性的破壞,幾乎所有地面建築悉數被毀,荒蕪的田地上到處都是殘破凌亂的石刻,早已辨認不清原來的面目,而其中北宋高宗,孝宗,徽欽二帝等陵寢更是在前元朝廷的默許下被大肆挖掘破壞,觸目所及,遍地瘡痍,慘不忍睹。
據說當時北宋幾位皇帝甚至連骸骨都被挖出來燒掉,更有無數寶物被進獻給元帝忽必烈,被用來裝飾寺廟。
有感於此,太祖皇帝下令將那些已經被掘開盜洞的帝陵重新填上,加以修葺,禁止百姓樵採,又命當地官府安排民戶進行看守,並酌情減免那些守陵百姓的賦稅,這才遏制住了盜挖的風氣。
然而這已經是大明開國時的舊事了,帝陵畢竟就擺在那裡,總會有宵小之徒為了一夜暴富鋌而走險,連不知道具體方位在何處的秦皇陵都有人去打主意,更何況是方位明確的宋帝陵。
而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北宋帝陵與前朝略有不同。
唐以前,許多帝陵不立碑,以深埋的方式,將陵寢安在地下,最典型的就是秦皇陵。
在漢代之後,墓葬逐漸流行“因山為陵,鑿山為藏”,這種方式在唐代正式形成制度,唐代皇帝基本都是在山陵鑿出自己的墓室,將陵墓藏於深山之中,一來顯得有氣魄,二來也可以儘量減少盜墓者的光臨。當然人的辦法是無窮盡的,後面一個作用基本是作廢了。
到了北宋這裡,出於當時堪輿風水上的考慮,帝陵沒有像唐代帝陵那樣鑿進深山,而是選在了嵩山對面的丘陵上,北靠著洛水,再往前不遠就是黃河。
加上宋朝南遷之前的七位皇帝的帝陵皆在這裡,彼此相隔不遠,對心懷歹意的人來說,盜起來還挺方便的呢。
所以即使附近有民戶看守,但宋帝陵的盜墓事件依舊零星發生。
除了元代,歷代得了天下的朝廷都比較注意保護前朝皇帝的陵寢,本朝也不例外。朝廷明令禁止盜陵之事,不過屢禁不止,以往也沒有形成什麼規模,是以當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