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心悅 (第1/4頁)
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閣一共五位閣老,首先要拜訪的當是首輔何萬年。
謝拾在何萬年的值房外足足等了半個時辰,眼看官員進進出出、一副熱火朝天的辦公景象,不禁感嘆當首輔也不容易,帝國的大小事宜都要他決策。
謝拾一邊喝茶一邊開小差,在意識中同胖狸貓下飛行棋下得不亦樂乎,直到值房內有鈴聲響起,被吏員提醒終於輪到他了。
“翰林院修撰謝拾見過中堂大人!”
謝拾拍拍衣服上的褶皺,踏入值房之中,當先向公案後的首輔何萬年行了一禮。
“許久不見,謝修撰風采更甚。”何萬年嚴肅的臉上露出一抹堪稱溫和的笑,足以令任何官員受寵若驚,“你在北邊幹成好大的事,入朝以來翰林差事也不曾出過差錯,李淞陽收得佳徒,令老夫好生羨慕。”
李淞陽即內閣次輔李岱,他是淞陽縣人,故而平時同僚與下屬往往以“李淞陽”稱之。一如何萬年也被朝臣稱為“何君山”。
何萬年的性子向來激烈剛正,謝拾亦佩服他為國變法的決心與勇氣,真心實意道:
“承蒙中堂大人誇獎。下官年輕、理政經驗不足,往後還需中堂大人多多提點。”
他言語真摯,絕無溜鬚拍馬之意。
輪值誥敕閣本就相當於給閣臣當秘書,百官奏文進入內閣,首先就要經過誥敕閣稽核。這也是謝拾這份差事如此搶手的緣故。
而對謝拾來說,他最高興的是可以第一時間得知朝廷奏報的大事小事,近距離觀察閣老們如何處理,從他們身上學習經驗。
說到底他只會“紙上談兵”而已。學海縱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也不能教會他如何治國。
……嗯,當著小小的翰林院修撰,已經操起當閣老的心,傳出去也算是“志向遠大”罷?
他是這樣想的,緊接著見到的次輔李岱也是如此叮囑他的。作為公認沒有脾氣和主見的木頭閣老,他最擅長的是明哲保身。
何萬年與張澎為變法和守舊激烈爭吵之際,李岱總是那個“大家說的都對”的人。
他不愛發表意見,只是兢兢業業地辦差。久而久之,連天子都知道李岱辦事得力。
這也是他身為天佑皇帝心腹,卻能在太安一朝穩穩立足,牢居次輔之位的“底氣”。
而現在,李岱將他歷任三朝、混跡內閣的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謝拾。大概總結起來就是:少說多看,低調做人,認真做事,老老實實學習,不要總想著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