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蝶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剛滿十六不到兩月,按照大豐律法,男子十七方才到法定結婚年齡,雖然民間很多人不遵照這個規矩,而且在此事上衙門基本上也都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的準則,但是晉鞅作為一國之君,卻不能忽略律法上的規定。
婚事上不急,但是選後一事上,卻可以開始考慮了。皇室的人也都隱晦的跟周太后提及過此事,不管是真的為皇室著想,還是別有目的,至少都證明了晉鞅的婚事十分受人矚目。
京城裡的人好奇,周太后自己本身的壓力也不小,李家與司馬家都對皇后之位有意,就連居住在桑乾郡的德宜大長公主也來信提及皇上的婚事,德宜大長公主信中提到的合適人選,正是司馬家長房孫女司馬玲。
若是別人,周太后直接拒絕就可以,可偏偏寫信之人是德宜大長公主。論輩分,她還要尊稱德宜大長公主為姑母。
只是德宜大長公主這封信裡,看似在推薦司馬家的姑娘,但是內裡卻隱隱提到她自己的孫女,含義不可謂不深。
桑乾郡沈家,也是傳承幾百年的名門望族,德宜大長公主嫁到沈家後不久,便隨夫君遷出京城在桑乾郡定居,比起那些養面首或者常鬧得駙馬灰頭土臉的公主們,這位公主實在是難得的低調又溫柔。
周太后看到信後頭疼,覺得不能讓自己一個人為難,於是讓人請了晉鞅來,母子二人齊齊看著書信做沉思狀。
“皇上可有中意的人?”
周太后並不想在這件事上,與皇帝鬧僵。之前周家相送女兒進宮為妃,她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前面這麼多步都走了,現在她準備給皇帝提前行冠禮,讓他早些親政,又怎麼會願意讓皇帝誤會她?
晉鞅搖頭:“兒子一心撲在朝政上,哪有心思認識這些世家姑娘?”
他的目光在信中“司馬”二字上掃過,眉頭微皺,“司馬家的姑娘……可能與我不太合適。”
“她家姑娘品貌出眾,氣度非凡,你還沒見過,怎麼就知道她們不合適了?”
周太后心裡雖然也覺得司馬家不是好人選,但這怎麼說也是晉鞅生母孃家,所以即便天下所有人都可能評價司馬家好壞,唯獨她不會輕易開口。
晉鞅笑了笑,蓋上這封信,朝周太后作揖道:“還請母后寫信回絕大長公主,就說兒子如今尚且年幼,還未加冠掌朝,不宜談婚嫁之事。”
未親政便不成親?
若有所思的看了晉鞅一眼,周太后笑言:“罷了,罷了,為了你,我再做一次惡人,大長公主身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