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千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麓書院的這群天之驕子,竟被幾個鄉野出身的“野孩子”比下去了,有人心服口服,自然也有人心懷不甘。
但再如何不甘,比不過就是比不過。直到書院管事面帶笑容地通知大家,接下來將迎來為期三個月的遊學時光,眾人興奮之餘,忽然意識到,機會來了!
比不過書數射御,但見識這東西卻總不會比不過吧?這群學子就算不是出自鐘鳴鼎食之家,最差也是個書香門第,自幼所見所聞怎是困在大青山下的幾個鄉野村人比得了的?
石麓書院一行逾百人,一路乘馬車取道向南,路上經過一座小城時,夫子便隨興與眾人笑道:今日便考考你們,路邊攤位上這些東西都價值幾何?◆◆[”
他望了望,逐一指了豬肉、羊肉、布匹等物,眾學子聞言紛紛比劃著猜測:“豬肉一斤五十文?”
雖不中亦不遠矣,大家倒不至於是那等會猜測“三十兩銀子一枚雞子”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之輩,夫子聞言,撫須一笑,尚算滿意。
待考校到趙二等人時,她篤定道:“豬肉三十文,羊肉四十文,一匹布二百文,一匹綢緞一兩銀,上下浮動不超過五文。”
夫子挑了挑眉頭:“如此肯定?”
趙二自然篤定,她行商時,走南闖北,高買低賣,早把各地物價記了個牢。
人群裡不知是誰嘟囔了一句:“她出身農家,自然清楚得很,這考校對我們其他人可不大公平。”
夫子淡淡掃過人群,似是為了讓大家服氣,又多問了趙二一句:“那糧價呢?”
“糙米十文,精米三十文,南北糧價相差不多。”
“你連南北糧價相差都有關注?仔細說來聽聽。”
“是。古語云蘇湖熟,天下足,我朝開國之初,多靠蘇州、湖州幾府供糧,南北糧價差異極大,及至北方邊境稍安,明帝推行軍屯制,才使北方供糧充裕,南北糧價逐漸持平,只隨季節略有浮動,”趙二簡略道,“遇災年時,米糧價則要翻上幾十倍不止。”
“哈!”有人自以為終於抓到了她的錯處,忙不迭地指出,“朝廷有法規雲,天災之年,商戶不得高價販糧,何來幾十倍不止?”
“幾年前,西洲水患,我等曾跟隨薛夫子,一道為百姓籌糧,”趙二以事實為證,“有些商人囤糧待價而沽,莫說幾十倍,便是上百倍,我們求上門時,人家也未必肯賣。朝廷有朝廷的規定,底下也自有瞞報的法子。”
“想不到你們還有這等經歷?”夫子略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