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棒喝 (第1/5頁)
三傻二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林貌來說,這盜取袈裟的人選還真是不出所料,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但太子在旁聽得清清楚楚,難免就有些羞赧了——他倒不在乎新羅人的看法,卻察覺到了林先生對袈裟的態度;要是讓貴客眼睜睜看著外藩在京城大行偷盜,就實在有損京兆尹的顏面了。
因此,趁林貌不察,太子李承乾悄悄退了一步,將腰間的玉佩交予表兄長孫衝,命他趕緊通傳負責京城治安的金吾衛,從速將嫌犯緝拿歸案,省得再鬧出什麼笑話。
眼見下車的貴人們不再言語,衣著襤褸的和尚便理一理緇衣,盤膝趺坐於地,繼續唸誦他的經文,由“如是知,如是信解”慢慢誦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語氣不徐不疾,平和輕緩,偏偏在此熙熙攘攘的大街之上,卻仍舊清晰可辨,略無含混。
林貌側耳細聽,心中卻不由微動——這法師並未解經、講經,只是照本宣科,誦唸經文;如此枯燥無味,本該過耳便忘。但偏偏稍一回想,自開口以來讀誦的所有內容,乃至於語氣起伏、神態變化,竟都宛然在心,連最細微的痕跡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他當然沒有這樣的本事,所以便是六祖大師潛移默化的法力了麼?
據說世尊弟子中唯阿難“多聞第一”,能一字不差的背誦佛陀傳授的所有妙諦。想來阿難神通匪夷所思,大概也不過如是。這樣玄秘高明的體驗,即使在西遊世界中也見之甚少,無怪乎觀者如雲,都要來見識一番。
等到法師唸完數章,稍作休憩,林貌又上前探問:
“大師說是要到長安見一位遠行的故人,不知又是見誰呢?”
他停了一停,小心試探:
“可是‘解脫天’或者‘大乘天’麼?”
和尚抬頭看他,卻搖一搖頭。
“貧僧並不認得這位大德,施主若要打聽,還是留待來日吧。”
林貌愣了一愣,大覺失望。他方才再三推斷,自以為魏相公言語中所暗示的那位溝通東西、成就偉業的大德,正該是西遊中反覆渲染的第二位主人公,御弟唐玄奘。但六祖輕描淡寫,卻無疑是推倒了一切猜想,盡數歸零。
那麼,祖師東來拜訪的故人,又該是誰呢?
·
有太子手令催逼在後,金吾衛自然發揮了超乎想象的能耐。一行人在原地不過聽了幾刻鐘的經,長街盡頭便有幾個披甲壯漢氣喘吁吁的趕來,一路小跑還一路高喊:
“拿住了!拿住了!”
大概是受了長孫衝的吩咐,這些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