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不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要打單打,要磨鍊“幻影”這一招,對上了需要挑戰的對手,卻沒能打贏比賽;以及最後的,生病以後匆忙復健,懷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隊員的信任,被認為“理所當然”會贏,卻輸給了“天衣無縫”的幸村。
不算幸村,輸掉的另外兩場問題很明顯:不夠強,也本能認為反正隊友會贏,總不會輸掉,繼而將一部分風險和責任轉移到了最後上場的幸村身上。
如果拼到站不起來,不管
怎麼想都沒有贏的可能,那麼就算輸掉也並不會失望。但如果,在回想的時候,會有“如果那時候我再拼一點”,“如果那時候我這麼做”,“似乎是可能贏的”……在這種想法出現的瞬間,不甘心的情緒就無法避免了。
後來,立海大的大家對幸村多少是心懷愧疚的。
如果幸村沒有生病,那麼既是最強者,也制定了立海大規則的幸村理所應當承擔這份責任。
然而幸村還未完全病癒,也才剛經歷過復健。
大家愧疚的其實不是自己打輸了比賽,他們都能接受自己的失敗。他們愧疚的是沒有提前預想到幸村生病會影響到實力,也以為幸村不會因此而痛苦和彷徨。他們將幸村擺在很高的位置,是“神”,那麼自然會忽略他屬於“人類”的那一面。
打輸比賽本身的痛苦,比不上發覺幸村很失望時心裡的難過。他們在幸村生病時承諾過會共同承擔起網球部的一切,但最終還是由幸村承擔了所有。
於是後來U17裡,丸並決定自己研究如何防守,去找了新的搭檔,去和君島做“交易”;仁王在敗者組完善了“幻影”,在U17裡重新思考了雙打的打法,並且在球場上咬牙都想要贏下去;而幸村認真思考了“快樂網球”和“勝利網球”,自我懷疑又重新構建了自我,重新直面生病時內心的絕望和痛苦,又真正戰勝了不想面對病痛時黑暗回憶的自己。
仁王當然沒辦法將這個世界理論上的未來發展看得分明。
他只是覺得,在小仁王還沒那麼重要的時候,去經歷這種“自己的選擇不只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其他人”的事,會讓小仁王更早成熟。
雖然“連勝被打斷”這種理論上不影響最終結果,只是和聲譽掛鉤的“紀錄”,其實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但在場那麼多學校看著,議論聲,以及其他人的看法,還是會影響到現在的小仁王吧?
還是個稚嫩的小孩呢,全方位的。
球場上,小仁王和仁王聊過後,鎮定了許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