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朕回來晚了……”
于謙的兒子于冕跪在一旁,無聲的抽泣著。
當朱祁鈺收到于謙病危的訊息時,于謙就已經去世了。可以說,這是給朱祁鈺最為沉重的一次打擊,是他不得不在遠征結束之前就回國的主要原因。
于謙在帝國中的重要性是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如果將明帝國比喻成一個強壯的巨人的話,那麼朱祁鈺就是這個巨人的大腦,而於謙就是這個巨人的脊樑。每當巨人的拳頭揮舞起來的時候,都是依靠脊樑支撐著的。可以說,這麼多年來,朱祁鈺南征北戰,于謙做出的貢獻最大。而且,朱祁鈺唯一信任的也就只有于謙,每次出征,朱祁鈺都可以放心大膽的將國家大事交託給於謙,而不需要為後方擔心。從這一點來看,于謙更像是帝國的大管家,是朱祁鈺最主要的輔國大臣。
于謙病故,這不僅僅對朱祁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整個明帝國來說也是如此。也許,在當時明帝國可以沒有朱祁鈺這樣一個皇帝,那些將軍遲早有能力幫帝國打下整個世界,可帝國絕不能沒有于謙這麼一個重臣。如果沒有于謙,帝國遠征軍恐怕連糧草供應都無法保證,那還怎麼遠征?另外,帝國多年來的發展,都在於于謙大力推廣新政,以及於謙所解決的內部矛盾。如果沒有于謙,帝國恐怕早就爆發內亂了。
當時,唯一能夠讓朱祁鈺放棄遠征,急忙趕回國內,也就只有于謙病亡這一個可能。可以說,在朱祁鈺的眼裡,帝國可以少任何一個人,唯獨不能少了于謙。少了陳懋,朱祁鈺可以自己做總參謀長,或者是安排別的將軍來頂替陳懋,比如羅國棟,衛平,嚴廣儒等等,這些將軍都有足夠的能力來頂替陳懋。沒有顧成林,下面還有龍四海,姬雄等人頂上去,沒有了楊天奉,還有陳豫,衛廣等人可以頂上去。而誰能頂替于謙?薛希濂只是法制方面的專家,而朱文正更適合玩陰謀手段,丁用也已經老了,柴匯被貶,東方明燃就只是個搞外交的。還有誰能頂替于謙?
也難怪朱祁鈺如此悲傷,如此心痛。在於謙倒下之後,竟然沒有人能夠頂替于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如同于謙那樣來頂起帝國的脊樑,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在這個時候出來為帝國,為皇帝分憂。
當朱祁鈺撫摸著于謙的靈位時,心裡的悲痛是可以想像的。當他看到了于謙病危的書信時,就已經知道,就算他插上了翅膀,也不可能見到于謙最後一面了。一路上,朱祁鈺想了很多,而他想得最多的,還是怎麼來安排于謙之後的帝國內政。在管理內政方面,朱祁鈺已經進步了很多,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