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稠釅的情愫在紙上飛揚 (第2/2頁)
陳平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意,是詩人作品的又一特色:“奇山,雕琢的是山民奮鬥的剪影;秀峰,綿延的是鄉親前行的姿勢。高聳入雲,上要比天高,還是要把無盡的拼搏融進大巴山浩瀚的長河裡?如果能把堅定的步伐另存為茂密葳蕤的枝丫,與漫山遍野的野花那隱藏無法預知的陰謀搏鬥,誰是時光裡的贏家?”(《我的毛壩,我的關》)情是對景的反映,景是對情的啟迪。景是什麼?景就是生活中的真實畫面,就是啟發心靈的迷人風景。詩人把情融入一幅幅美麗的大自然的傑作中,又從畫面中將情感恰到好處地準確表達出來。
在自然的抒情與畫面的造境中,讓自己的心靈感悟得到充分的呈現與釋放,是詩人用詩句、用畫面、用寫作手法都難以完成的詩歌技巧。那就是無論你的寫作技巧多麼高超,如果你是裝腔作勢,不痛不癢地進入創作,而沒有將心靈融入創作、融入詩行,你的作品是不會感動人、打動人的。譬如在詩作《女兒紅》中有這樣的詩句:“我想為你寫一個童話,為你設計一個悽美的情節,為你營造一個完美的結局,可始終找不到最恰當的語言……因為你早已用你的生命站成我的堅硬、柔韌,而有彈性的門楣。”又譬如在詩作《夢見母親》中詩人寫道:“面對我目不識丁的母親,我的詩歌黯然失色;面對受苦受難的母親,我的嘆息何足掛齒。我只企盼我這首蒼白的詩歌能鬱鬱蔥蔥地成為你鋤邊的莊稼,讓它長成無邊的眷戀,讓你感覺;你不孤寂,你鋤邊的青苗都是我的銘記。”這來自心靈的詩句怎能不感動人、打動人呢?
陳平軍的散文詩都是用情至深、用心至真的作品。這裡我就不多說了,讀者們在閱讀過程中會慢慢地感悟到。同時在詩人作品中呈現給我們的還有詩人對歲月、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對生活清心流暢的敘事,以及對詩歌的含蓄深沉的提煉與不可複製的探索,都是值得我們從事寫作的人借鑑和學習的地方。看那一篇篇來自心靈深處的詩句,會時刻陶冶我們的情操,為你落滿塵埃的思緒噴灑甘甜晶亮的山泉。當然,他的詩歌作品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詩歌感性大於理性,在思想深度上,在重大題材的駕馭與挖掘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翹首期待詩人在今後的創作中獲得更多更大的輝煌成果,為散文詩創作隊伍的不斷壯大與詩文詩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藝術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