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鎮國公府喜事連連,再過一個月大夫人彭靜蓉就要生產了,董小宛的產期也在附近,都找穩婆看過了,據說恰好是一男一女,喜慶的很呢,而且從遙遠的西部傳來資訊,說回部女可汗霍靈瑤也生了,是個男娃,名字還沒起,等著當爹的見面取呢。
劉子光板著手指一算,自己已經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了,馬上又會有一男一女倆孩子,另外還有一個乾女兒,一隻手已經算不過來了,想想真讓人開心,而自己還有好幾位夫人沒有懷上,過幾年還不滿屋都是孩子亂竄啊,光壓歲錢就能把自己掏窮了。
兒女滿堂,事業蒸蒸日上,這日子過的多順溜啊,可就有人添堵,河北的袁氏父子在自己的四面包圍之下還敢負隅頑抗,真讓劉子光不舒服,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可以為了大局不追究河北軍殺害自己部屬的仇恨,但是前提是對方必須放下武器,交出軍隊,可袁氏父子都是倔脾氣,他們自認為是朱明正朔,寧肯死戰,也不願和解。
“這些死腦筋,一點不懂得與時具進啊。”劉子光摸索著地圖嘆息道,水師已經封鎖了渤海灣,陸軍進駐了遼東,蒙古察哈爾部在北方遙相呼應,山西的趙章程部也隨時準備殺出平型關,河北南部更是大兵壓境,運河的船運早就斷了,江南的米糧一粒也不許發往北方,天津衛大沽口炮臺被北洋水師的重型艨艟鉅艦壓著打,根本不敢開炮,不管是海軍登陸,還是空降兵突擊敵後,抑或是裝甲叢集突進,河北諸軍就是紅衫軍砧板上的肥肉。
這或許是我能親自參加的最後一場國內戰役了,劉子光這樣自言自語,平了河北,國內就再無反對勢力,對皇太后的承諾他謹記於心,對朱由校的處置他也早有安排,眼下需要做的就是親臨前線,以摧枯拉朽的氣勢一舉平定叛軍。
監國大人決定親臨前線的訊息傳遍了京城,新興權貴們無不為之瘋狂,這可是晉身的捷徑啊,一時間湧向京師講武堂報名的青年不計其數,因為大夥都知道監國大人有帶學兵出征的習慣。可是劉子光這次卻不從京城調派人馬了,前線那麼多世界各地趕來的炮灰,不用白不用啊。
監國大人辭別了妻兒和京城父老,踏上了北伐之路,現如今打仗和以前不一樣了,沒有校場點兵,也沒有遮天蔽日的旗號和大隊的人馬,用兵部某官員的話說,若是每次打仗都從京城派兵,還不夠折騰的呢。
劉子光只是帶了一個警衛營過去,連人帶裝備過了長江,轉乘火車,一路浩浩蕩蕩趕往前線,一路之上車船無數,都是往西、北兩個戰線運送物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