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寒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低垂,長安城內籠罩在一片濃重的暮色之中。天際的紅霞漸漸褪去,殘月如鉤,空中涼風習習。秦宮深處,群臣議事的聲音漸漸消散,只剩下迴盪在空曠宮殿中的沉默。張述站在宮殿的一隅,透過精緻的窗欞,凝望著外面一片幽深的夜色,心中暗潮湧動,難以平息。
自范雎入朝以來,秦國的權力結構悄然變化。這個曾因權謀之術而名揚四海的謀士,已然深入了秦國朝堂的根基,不僅一手捏住了國君的心思,也牢牢掌控了秦國的政治命脈。張述深知,范雎的勢力如今已是如日中天,而他,作為白起的心腹謀士,卻在這個權力漩渦中舉步維艱。
從魏國流亡到秦國,張述曾有過雄心壯志,憑藉精深的謀略和過人的膽略,他期望在白起的旗幟下,與這位名將一同馳騁沙場,決勝千里。然而,命運似乎並未給予他更多的機會。隨著白起在戰場上的聲名大噪,秦國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愈加複雜。張述在朝堂與戰場之間遊走,卻始終未能找到一條穩固的立足點。無論他如何精心佈局,總是無法突破范雎一手鋪設的鐵壁。
白起曾言:“謀事先謀人,知人善用,乃為上策。”張述深知,若要真正影響大局,必須要在權謀上有所突破。然而,范雎的手段深不可測,已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權臣,更似一張龐大的網,緊緊困住了整個秦國的朝政。而這一切,張述只有在暗中察覺。
今日的朝堂之爭,再一次讓張述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秦國國君嬴政上朝時,范雎便以一貫的穩重與機敏主導了會議的議題,將朝堂上各派力量的意見巧妙地歸為己用,形成了他對整個朝政的壓倒性優勢。張述雖在心中百般不悅,卻始終未曾在公開場合中與之對抗。
“張先生,不知如何看待此次範公所提議的安撫趙國一事?”一名年約三十的中書令忽然向張述詢問,眼中帶著幾分試探。
張述回過神來,眉頭微微一蹙,輕輕一笑,聲音低沉而清晰:“趙國與秦國的關係,複雜且微妙。範公所提議的安撫,未必有利於國之長遠。”他雖低聲言語,卻充滿了警覺和深意。
“呵,”中書令的眼神閃過一絲諷刺,似乎早已知曉張述此番言論的方向,“範公深得國君寵信,他所謀之事,豈是你我能夠輕言評斷的。”
張述心中一凜,面色如常:“但此事事關國運,豈可輕言。”
兩人對視片刻,似乎都在衡量對方的心思。中書令最終沒有再多說,轉身離開,只剩下張述獨自佇立在朝堂的曠地中,心頭愈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