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可管中窺豹。
以至於最後少康將泰山下岱廟中的祖器看守這個重大責任都完全託付給了他們,連帶著將岱廟內的祭祀占卜人員也移交給了緡族管理,以方便岱廟內日夜香火不斷的祭祖活動。
而這些岱廟的祭祀裡面就有慶來章的先祖,他是大夏王朝裡掌握著《易》使用秘密的那幾個高階祭祀人材之一。
接下來的幾百年裡,緡族對夏皇族一如既往的忠心耿耿,岱廟在他們的打理下成為了古夏國地位超然的存在。
以致岱廟所在地的泰安當時也被以“蜀”邑命名,這在那時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輝煌!
緡族逐漸成為了古夏王朝一族之下百族之上的夏之超級盟國。
不光如此,古夏皇族還將鑄造祖先的青銅祭器這個超級重任也交給了緡族。
大禹在參照黃帝鼎鑄神州“九鼎”時就掌握了青銅鑄造技術,“九鼎”被當做皇權的象徵放置於古夏都洛城內。
後來陸續採集來的青銅原料,就被古夏皇族委託給岱廟的管理者緡族,用來鑄造歷代的夏王遺像以供後人祭祀。
幾百年來,緡族負責鑄造了古夏從大禹開始的歷代先王的十三尊青銅頭像,直到古夏第十四帝孔甲執政,情況才發生了巨大變化。
古夏的王從孔甲帝開始,個個都貪圖享樂,往往為一己私利不理他人死活。
為了給自己建造宮殿,甚至連鑄造青銅祖器需要的材料也不再派人去採集了,經有緡族的多番好心勸阻也無濟於事。
夏皇族還因此對有緡族產生了隔閡,兩家的關係不再如以前一般親密無間了。
所有這些事都讓大家覺得“夏後德衰”,從而導致人心漸失。
古夏王朝由此逐漸走向衰敗,諸侯們也開始對夏王的暴政表示出不滿,不時會有諸侯為此叛國而去。
從孔甲開始直至最後帝桀在位期間,經歷了最後這四位古夏王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況,政局反而是越來越動盪,諸侯開始對夏王政令陽奉陰違、軟磨硬抗。
夏桀在位期間已經是要成天派軍隊到處征剿疲於治亂。
為了穩定政局夏桀心生毒計,意圖利用緡族的威望通知各諸侯國到有緡國都城“任”地開會,然後一網打盡地綁架所有到會諸侯來作為要挾各諸侯國臣服的人質。
對於桀這種荒唐無理的要求,有緡族終於不堪重負了。
有緡族雖然對大夏皇族一直以來都有深厚的感情,絕不想做大逆不道的反叛對抗夏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