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星艦試宇宙 (第1/5頁)
我叫陳田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形生物的出現,讓星際方舟上的眾人屏住了呼吸。它高大的身影,散發著淡藍色的光芒,如同神只降臨。那古老而神秘的語言,雖然眾人無法理解,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邃和博大。
“它……它說什麼?”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喃喃自語,眼神中充滿了敬畏。
歐陽眉頭緊鎖,試圖解讀對方的語言,但毫無頭緒。他示意通訊組繼續嘗試各種通訊方式,希望能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與此同時,星際方舟平穩地航行在星際空間中。透過巨大的觀測窗,眾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陌生的星空。那深邃的黑暗中,點綴著無數閃爍的星辰,如同散落在黑色幕布上的鑽石,璀璨奪目。
眾人滿懷期待地注視著這片陌生的宇宙,心中既有對未知的敬畏,又有探索的渴望。歐陽站在觀測窗前,目光深邃,心中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探索這片新環境,以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歐陽博士,你看這個。”生態學家林娜指著螢幕上的一組資料,語氣略帶擔憂。
歐陽走過去,仔細檢視資料。螢幕上顯示的是新環境中探測到的能量波動,這些波動呈現出一種奇特的規律,時而平緩,時而劇烈。
“這些能量波動很不尋常,”林娜解釋道,“它們的頻率和強度都與我們已知的任何能量形式不同,我擔心它們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態迴圈系統產生潛在的影響。”
歐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林娜的發現讓他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原本以為只是一次簡單的星際探索,現在看來,這個新環境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和神秘。
各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們也開始分工合作,對新環境進行初步的資料採集。他們使用各種先進的裝置和方法,對周圍的星際空間進行掃描和分析。
然而,由於不同的裝置和方法之間存在差異,採集到的資料出現了一些混亂和矛盾。有些資料顯示新環境中存在豐富的能源,而有些資料則顯示這裡一片荒蕪。
“我們的資料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偏差?”一位工程師指著螢幕上的資料,語氣中充滿了疑惑。
“可能是裝置的精度不夠,”另一位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需要使用更精密的裝置進行測量。”
“我覺得可能是測量方法的問題,”一位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反駁道,“不同的測量方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爭論的聲音越來越大,大家各執己見,誰也無法說服誰。歐陽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面,心中感到一絲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