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1/4頁)
薛姑娘虞梓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5章 對峙無解
午時二刻, 段凌身披麻衣,手捧牌位在前,六十四名青衣執引魂幡請靈在後,為段國公世子段霈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壓地銀山般出了段國公府。
哀樂齊鳴, 悲哭震天, 待段霈的棺槨出了府前長街, 段國公段冕與夫人嚴氏,以及肅王妃段顏在內的十來位段氏親長,各自乘著一頂縞素小轎跟在了隊伍最末。
周遭的百姓聞聲紛紛出來圍看, 見聲勢如此浩大,不由咋舌私語起來,議論登仙極樂樓兇案有之,遺憾段霈短命無福有之, 更有人細數起段霈生前諸多謠傳,嘈雜聲中,百姓們如潮水般隨著隊伍湧入了朱雀大街。
馮箏和李同塵帶著七八個國公府護衛策馬走在隊伍最前, 他腰戴佩劍, 著玉白素衣, 滿臉悲慼地為送喪的隊伍開路巡道。
段霈雖是小輩, 但因是段國公府世子, 他的喪儀各門各府皆未大意, 每路過一道街口,都可見綵棚高搭, 設筵張席,皆是與段氏交好的王侯世家所設路祭, 更多有各家家主著素服在道旁禮拜,尤顯得這場大喪悲動長安。
迎著冬末暖陽, 在悽婉的哀樂聲中,白茫茫的隊伍沿著朱雀大街一路向南。
李同塵策馬行在馮箏身邊,哀聲道:“如今謀害段霈的兇手還沒抓到,也不知今日下葬之後,他九泉之下能能否安寧”
馮箏面有餘悲,開口語聲尤其低沉,“無論如何,人要先入土為安。”
李同塵又回望身後儀仗,“剛才看到定西侯府的路祭了,但未瞧見高晗兄弟,寄舟本是要來的,可那日肅王說話太過誅心,寄舟又舊疾復發,便送不了段霈了,哎,我們這些人說來都是一起長大的,雖是自小吵吵鬧鬧的,可就算他們這些入朝的以後政見不同,境遇不同,可我也想著三五十年後,我們都白發蒼蒼了,那也還是我們這一群人,兒孫滿堂,看著兒孫們笑笑鬧鬧,寄舟舊疾難愈,還老說自己活不到而立之年,可誰能想到,第一個走的竟然是段霈”
李同塵生性純良,平日裡不拘小節,可生死之事還是頭一回經歷,更別說這事他還有些責任,言畢他又嘆一聲,“馮箏,你心底只怕更難受吧,段霈雖有段凌這個弟弟,可他待你也是真的盡心,你這兩年連番經歷生離死別,可真是苦了你,今日大喪之後,你好好歇兩日,等鶴臣那邊的訊息便可。”
馮箏應是,“你放心,今日段霈入土為安,我也算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