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3頁)
聞無眠菲利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在我面前成群出現過,轉學的轉學、搬家的搬家。據說其中幾個還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把全家上下折騰得一團糟——這就是得罪我的下場。”
“……”聞無眠懂了。對於人來說,越是被禁止的行為,越容易引起叛逆心理。假如陶明不說三樓危險,孩子們可能根本不想上去三樓。然而一旦發出明確禁令,孩童先天旺盛的好奇心就無法剋制了,最終釀成意外。
哪怕後續調查到他身上,“三樓很危險”也只是一句客觀事實,根本不構成犯罪。他甚至還會被當做提醒小孩注意安全的好心路人。
“就這樣,我用類似的手法殺了一連串人。之後我玩膩了,決定來點更有意思的。”需要『懺悔』的陶明非但沒有絲毫悔過,反而越說越激動,簡直像個在擅長領域侃侃而談的專家。
“我把目光轉向一個在網上發帖求助的中學生。據他所說,從他進了這個學校起,就是全校的霸/凌物件。這種事很奇怪。想想就知道發帖人肯定隱藏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否則大家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唯獨欺負他?肯定是他有問題。”
“表面上,我是他的熱心網友。陪他聊各種幼稚又老掉牙的東西。什麼心理創傷、原生家庭……背地裡偷偷給他準備了很多段影片。那些影片的內容清一色積極向上,但每一幕的最後一幀全部被我換成血/腥/暴/力的圖片。人的肉眼無法捕捉,卻能潛移默化地留在潛意識裡。”
“青春期的中學生,本來就是極度情緒化的動物。我陪他看了半年多精心準備的‘電影’,終於等到他在某天失去理智、覺醒了早就刻在潛意識裡的犯罪意識。”
“他一刀捅死了其中一個長期欺負他的人,對方當場死亡。大概知道殺了人無法挽回,所以在警/察來之前就錄好遺言,從樓頂一躍而下。”
“這兩個人都是獨生子。他們爹媽把人生翻盤的希望全寄託在他們身上。現在兒子死了,爹媽也活不下去了。死的、瘋的,前前後後加起來足有七八個。1號你說,能在千里之外讓那麼多人因自己失去生命,難道不算完美的藝術嗎?”
沒拿到0%毒素的難題迎刃而解,因為陶明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變/態和反社會人士。
“一直殺人也很無聊。我打算殺滿九十九個人後就收手。而我自己,則作為第一百個死者,圓滿謝幕。”
“我費盡心思,搜尋了將近一年,才選定第九十九人的身份。可這一次,我失敗了。”
陶明不知道是懊惱還是遺憾:“對方是個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