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靡靡細雨,無聲無息降臨了開封城。
誰也說不清楚,這細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凌晨的天色稍稍有些方亮的時候,雨絲濛濛,已經籠罩在潘樓街上空。柔柔細雨落在趕早的行人身上,只是稍稍有些涼意。
潘樓街上的書畫齋,大部分都有燈光透出,有些還開了店門。早起的東家或是管事兒一個個都穿戴整齊,人人手裡都拿著個尋常只有女人才戴的帷帽,從店鋪裡面出來。看到外面在下小雨,有些人回去拿傘,還有些乾脆戴上帷帽便走了。
他們所有人都是向東而行,目的地也不甚遠,就在潘樓街東頭的東十字街口,也就是鬼市子了。
所謂“鬼市子”,其實就是一些開在東十字街口的茶坊。這些茶坊都是書畫文玩行的行家開的,平時在這裡聚會喝茶的互相打聽訊息的,多數書畫文玩藏家或是官私牙商。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個附著於潘樓街書畫文玩行的圈子。
不知道從何時起,開始有書畫文玩行的藏家和商家,利用清晨天亮前的時段在東十字街口進行私下的交易。後來又有一些盜墓挖墳的土夫子也知道了這麼個所在,於是也跑來東十字街發賣自己從地下刨出來的好東西。結果東十字街鬼市子便越發興旺起來,成了做開封府書畫文玩行勾當的人們常去的地方。
每天早上天矇矇亮的時候,潘樓街上總有不少大行家們跑潘樓街去上早班。
武好古在武家遭難前,也常和父親一起去東十字街鬼市子“淘寶”,而那裡也是他練眼力的地方。
三月十五這天,武好古也在往東十字街口而去,不過他不是往常那副少東家的穿著,而是一身豎褐,做童僕打扮,一隻手拿著頂可以遮住頭臉的帷帽,另一隻手還打著紙傘。不過傘蓋並不在自己頭上,而是罩著大搖大擺走在前方的郭京。
傅和尚也和武好古一模一樣的打扮,只是多了頂假髮,也替走在前方的劉無忌打著傘。
郭、劉二人是今天的主角,他們當然也不是常見到的樣子了。給人算命的郭半仙穿上了吏人常穿的青色錦襴衫,頭包青巾,腰中卻挎了一柄又寬又長,頂端稍窄,有圓形護手盤,手柄上纏有飾帶的“夏人劍”。
“夏人劍”是西夏出產的軍器,鋒利無比,比大宋朝廷提供給軍將的刀劍更為精良,因此深得西軍將校的喜愛。凡是常和西賊廝殺的西軍將校,幾乎人人都有柄“夏人劍”防身。
而郭京的戶籍雖然落在開封府,但是祖籍卻在延州(延安),父親就是個大宋西軍的小將,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