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旨,差官一一問清姓名、年紀、籍貫,驗明正身時,楊凌才知道大限到了。戴義和李鐸都是狠角色,楊凌也知道不招還有一線活路,招了必死無疑,是以受刑時咬牙硬捱,只盼錦衣衛早日找出協迫幾位大臣的證據,同時讓散佈的謠言驚動聖聽,讓他有所顧忌。
可這都是慢功夫,救不得急症,欽天監倪謙受不得痛楚,夾棍、拶子一用,痛得他死去活來,熬刑不過只得招了。可是他用刑一停立即反悔,如是者兩三次,把三司公卿惹得大怒,便在著刑時令其在供狀上簽字畫押,然後再不提審,直接稟明皇帝。
正德皇帝聽說已經有人招供,這些人果然欺君犯上,狂怒之下立即下令將四人斬首,劉瑾等人見正德震怒之極,也不敢替楊凌求情。
洪鐘本來還想擴大戰果,再牽連進幾個人來,顯示一下刑部的威風,可聖旨已下,只得戀戀不捨地將四人提出了大牢,這一來也打亂了錦衣衛的計劃,原定的方法都來不及使用了。
幾百名刑部衙役簇擁著關押四人的騾車駛向菜市口,四人面色蒼白,雙手十指、腳腕上都是血肉模糊。
菜市口是鬧市區,南來北往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裡。最初這裡叫柴市口,第一位在這裡被殺的名人是在大元監獄裡關了四年,不為榮華富貴美女權勢所動的大宋丞相文天祥。
楊凌四人被押下囚車,推到丁字路口搭設的砍頭臺上,楊凌昂起頭來眯著眼向遠處望去,經過昨夜的大雨,兩行槐樹枝葉翠綠如新,向北望去,遠遠的可以看見巍峨莊嚴的宣武門,楊凌輕輕嘆息了一聲,嘴角露出一絲苦笑:看來自己的大明之旅還是早早結束了。他原本就只有一年多可活,死活並不太放在心上,但是卻放心不下幼孃的安危。
他沒有後悔自己做下的傻事,他可以不在乎大明亡不亡,不在乎皇帝是不是昏君,他沒有那麼強的歷史使命感,能改變就改變,改變不了就順其自然,畢竟興旺是歷史,而衰敗同樣也已是歷史,在他穿越過來的年代,中國人已經脫離了那段苦難。
可是他做不到眼看著許許多多就生活在身邊的百姓因為他而活活餓死,對他來說,這些百姓可不是古人,不是故紙堆上的一段悽慘的歷史,那些人就活生生的在他眼皮底下,那群可憐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升斗小民。
這群苦哈哈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供給他這種人錦衣玉食,只求自己有口飯吃而已,但凡有一點良心,他如何做得出逼死他們的事?心安理得的享受榮華富貴?如果是那樣,他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