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御書房中,泰昌看罷孫承宗呈上來的奏摺,不由眉頭深鎖。
寧遠附近果然聚集了兩百多萬遼民,這些人都已經失去了家園,根本就沒有獲取食物的途徑,唯有靠朝廷救濟。
兩百多萬人,在後世好像不是很起眼,因為後世超過兩百萬人口的城市不知凡幾。
這會兒可就不一樣了,要知道,當今世界第一大城金陵也就一百來萬人口,京城的人口還不到百萬,也就是說南北兩京的人口加起來還沒寧遠城外聚集的遼民多呢。
這麼多的人,哪怕光是喝稀飯,一個月最少也得消耗幾十萬石的糧食,朝廷根本就負擔不起啊!
孫承宗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建議,儘快調集人馬,趁建奴在遼東立足未穩之機,開始堡壘推進。
只要能一舉收復大淩河到大遼河之間的良田,這兩百多萬人就能勉強養活自己了。
這想法貌似沒什麼問題。
問題,這麼倉促行事,恐有不妥啊!
泰昌當然也想過這兩百多萬遼民怎麼養活的問題,但是,他想的跟孫承宗想的不一樣。
他原本是想將這兩百多萬遼民遷徙到京畿附近,甚至透過漕運大船運送南直隸去。
因為京畿有很多的皇莊,南直隸也有很多的皇莊,如果讓這些遼民進皇莊幹活,肯定不會餓死的。
而且,兩百多萬遼民中肯定還有不少的匠戶,完全可以讓他們補充到王恭廠、盔甲廠、戰車廠、兵器廠等地方幹活,這樣這些匠戶不但幹活的人多了,那些匠戶還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問題,孫承宗為什麼絕口不提將遼民內遷呢?
難道孫承宗沒有想到這點?
不可能啊,將遼民內遷他就沒這麼大的負擔了,也沒有這麼急迫的進攻壓力了,何樂而不為呢?
泰昌想了想,還是對著門口道:“傳戚金前來覲見。”
他對遼東的形勢還不是很瞭解,而戚金在遼東待過幾年,而且戰略眼光獨到,對遼民的處理,還是聽聽這位老將軍的意見比較好。
戚金本就在外城西北角操練神機營,離皇宮並不是很遠,不到半個時辰時間,他便在內侍的引領下匆匆趕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泰昌也不囉嗦,直接就將手中的奏摺遞給戚金,隨即問道:“戚將軍,這兩百多萬遼民為什麼要留在遼東,遷徙到京畿甚至南直隸不是更好養活嗎?”
戚金聞言,仔細看了看奏摺,隨即拱手道:“皇上,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