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重點,重點在於美國人雖然嘴上攻擊法國的選擇,但幕後卻依然在做最後的努力試圖說服法國人放棄蘇制坦克。
為此,艾森豪威爾也不得不強忍住怒氣,命令杜勒斯給予法國一定的新優惠條件。都有些什麼優惠條件呢?第一就是恢復之前中斷的對法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甚至還可以酌情加大援助的力度;第二就是授權法國憑藉許可證生產47坦克。
站在艾森豪威爾的角度說,這樣的優惠條件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但是戴高樂卻依然沒有興趣。原因在戴高樂的日記裡就說得明明白白:“艾森豪威爾服軟了,這充分說明了一點,法國堅持獨立自主是正確的。只有堅持獨立自主才能夠贏得主動,我們完全可以在美蘇對抗的大背景下游刃有餘。”
所以法國政府再次拒絕了美國的“好意”,對於美國的“慷慨”表示感謝但同時表示法國已經做出決定而且並不準備改變。
法國人的固執讓美國勃然大怒,在新一屆北約峰會上,艾森豪威爾當著戴高樂的面猛烈的攻擊法國,將法國描述成盟國內部的老鼠屎,甚至就差沒在戴高樂面上吐口水了。
但比較奇特的是,戴高樂面對艾森豪威爾的攻擊和謾罵表現得卻非常的理智,並沒有罵回去,而是有理有禮有節的逐條的進行反駁,並說:“法國政府感謝美國政府二戰中對於法國解放所作出的貢獻,這是我們永遠都會銘記的,但這並不代表法國政府就會附和美國政府的一切決定,決定法國事務的始終是法國人民!”
其實當時戴高樂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原本他還想加一句“決定歐洲事務的也始終是歐洲人民”,但是後來他認為這句話的挑釁意味太重,容易引起美國的高度警惕,甚至會引發美國全面的打壓法國,所以話到了嘴邊戴高樂也放棄了,因為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比較值得玩味的是本屆北約峰會中丘吉爾的態度,表面上看丘吉爾完全站在了美國那一邊,也攻擊了戴高樂幾句,但是這種攻擊實際上的殺傷力不足,更像是象徵性的敷衍了事,致力於英美特殊友誼的丘吉爾為什麼沒有緊緊的追隨美國呢?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就在這屆峰會召開的時候,英國第一次核試驗已經準備就緒了,丘吉爾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峰會這邊,而是緊張的期盼著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如果動作足夠快的話,他就可以在本屆峰會上宣佈這個好訊息了。
丘吉爾的希望成真了,就在艾森豪威爾猛烈攻擊戴高樂的時候,澳大利亞傳來了一聲巨響,英國第一次核試驗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