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遂拱手應道:“是,學生被高陽郡王殿下半道上給截了去。他說,他願意保舉學生做官,學生拒絕了。”
“嗯,你拒絕他是對的,往後少要和他往來。”
“是,學生謹遵教誨,老師可還有其他事情吩咐?”
“沒有了,你出去吧。”
陳堪彎腰行了一禮,正要退出房門。
方孝孺突然開口道:“對了,在大獄中,你送了為師一首詩。為師沒有那麼好的文采也做一首同樣的詩送給你,便送你幾個字吧。”
說著,隨手從桌子上取來一張紙,提筆,蘸墨,揮毫。
陳堪回首,走到方孝孺身旁。
靜靜的看著方孝孺落筆。
頃刻間,六個大字躍於紙上,形若游龍,翩若驚鴻。
“君子,朋而不黨。”
方孝孺的字,士林中千金難求。
看著紙上的君子朋而不黨六個大字。
陳堪心中瞭然,這便是方孝孺為他定下的政治方向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雙手合攏,行了一個正經的儒家揖手禮。
誠心誠意的感謝道:“學生陳堪,多謝恩師栽培。”
“去吧。”
將字遞給陳堪,方孝孺對他充滿了期待。
陳堪恭恭敬敬的伸出雙手接過,又恭恭敬敬的退出了書房。
齊泰與黃子澄被處決的訊息並未在百姓之間掀起多大的風浪。
但對於大明官場來說,所造成的影響卻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齊黃二人之死,對於大多數投降了燕王的底層官吏來說,所造成的威懾力足以讓所有人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建文朝的舊臣之中,齊泰,黃子澄,練子寧,鐵鉉,方孝孺等人都是拒不投降燕王的頑固派。
其中方孝孺,因為被陳堪道德綁架,不得不向燕王低頭,得以改變身死道消的結局。
而練子寧因為有方孝孺為他求情,雖然還是不願投降,但也得以免死。
只是被褫奪了官職,遣送回家。
鐵鉉則是還在濟南固守,不過方孝孺的勸降信件已經在去往濟南的路上。
而且朱棣承諾過方孝孺,就算鐵鉉拒不投降,濟南城破之時,也會留他一命。
齊泰和黃子澄可就沒那麼好命了。
方孝孺也不會去為他們求情,只會恨他們為何不早死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