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五年科舉三年模擬 !
“本屆書科聯賽,出題‘名帖新演’,收到重新演繹的名帖四封,自創的書體二封。”在全場錯愕地回聲中,老夫子示意臺下人將這六封書帖拿到臺上展示。
“此帖筆墨厚重,筆法鏗鏘有力,行《出塞帖》當是合情切意,再般配不過。”言罷指了指拆開的糊名——正是鐵畫銀鉤的“傅崢”二字。
再指《出塞貼》旁邊一副飄逸的帖子,“此貼靈動詭譎,氣勢連綿,兼具楷書的規整和草書的流動,字態優美,當屬行楷中的上品!”帖子末端靈秀地署著“董玉生”的名字。
前面兩幅字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場下學子的胃口被吊得老高。伸長脖子翹首以盼。老夫子順應學子們的請求,將最後兩幅字放在一起評鑑。
“左邊這幅字形齊整,在轉折處見變化。體態纖瘦婀娜,別有一番氣韻,與《洛神賦》可謂是相得益彰。”與其他大開大合,呈現縱橫之態的帖子不同,這張帖子的著墨清淺,看上去出自女子之手。不用說,就是陳怡君的手筆了。
“再看這幅——是底下評委爭議最大,也是老朽本人最為欣賞的——岑文字的《臨鴨頭丸帖》!”
王融坐在前排,趁熱看了小白兔的大作。比起傅崢等人洋洋灑灑一大篇的書法帖,小白兔的帖子上只有兩行十五字。內容也很窘,說的是“這個鴨頭丸果然不好次,我們明天聚一聚吧,我得請教請教你呀。”
因為文字內容少,所以對於字型排版與構造的要求更高了。而小白兔顯然審美很不錯。
“王獻之的《臨鴨頭帖》,橫豎較直,有剛勁之美;又有圓轉外拓的曲筆,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潤,變化豐富。章法上行距很寬,顯得蕭散疏朗,堪稱是一幅不拘法則而又無處不存在法則、嫵媚秀麗而又散朗灑脫的草書精品。(引)”
“而岑學子的《臨》則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變——大家看,這裡是逆鋒起筆,連綿到下一字,墨色轉淡,起始相勾連,筆力輕重有變化,氣韻綿長。更為難得的是字型結構上的變化,筆跡瘦勁,得見風骨,卻又能不失其肉……老朽私擬為‘岑體’,岑小郎可有意見?”
自古以來能獨立一體的書體,無不是出自能傳世以供後人臨摹學習的大師之筆。老夫子將岑文字草創的字型推到這般高度,足可見對其的欣賞。
面對如斯褒獎,小白兔面上的窘迫更甚,最後索性拿袖子把臉遮住,任底下人怎麼叫喚都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