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注〕夫道者,弘乎至化,通乎至理也。〔疏〕本篇皆糾繩諸子之語。自“道、德、仁、義、禮譬諸身乎”至“未若父母之懿也”,多論道家之失。“狙詐之家”一章,論兵家之失。“申、韓之術,不仁之至矣”至“如申、韓!如申、韓”,論刑名家之失。“莊周、申、韓”以下,又雜論諸子也。
或問“道”。曰:“道也者,通也,無不通也。”〔注〕萬物由之以通。或曰:“可以適它與?”〔注〕言道既可以通中國而適夷狄,學亦可以統正典而兼諸子也。曰:“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非堯、舜、文王者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疏〕“道也者,通也,無不通也”者,說文:“通,達也。”聖道無所不通,猶大路無所不達。太玄達:“次五達於中衢,大小無迷。測曰:‘達於中衢,道四通也。’”“可以適它與”者,大學鄭注云:“它技,異端之技也。”按:謂道既無所不通,則亦可由是以通於百家之說。藝文志雲:“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然則諸子之言,本由聖人之道而出,為聖人之道者,何不可通於諸子之術耶?“它”,世德堂本作“他”,下同。“適堯、舜、文王者為正道”云云者,此孔子之志,春秋之義也。孔子作春秋,口授弟子,大要在乎法堯、舜,述文王。故開宗明義既系正月於王,明人道之始,而終書西狩獲麟,以比堯、舜之隆,鳳皇來儀。弟子傳其義,則於篇首述之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於篇終述之曰:“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其諸君子樂道堯、舜之道也與!”明乎經世之事,太平之效,非三聖人者莫與歸也。子思述其義於中庸,則曰:“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鄭注云:“此以春秋之義明孔子之德。”是也。故序錄尚書,則託始二典;而於匡人之厄,又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蓋孔子之志可推見者如此。自餘衰周諸子,若農家者流為神農之言,道家者流為黃帝之言,墨家者流為夏后氏之言,舍堯、舜、文王而依託古聖,別立宗旨,則董生所謂非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子云所謂它道也。
或問“道”。曰:“道若塗若川,車航混混,不捨晝夜。”〔注〕車之由塗,航之由川,混混往來交通。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諸?”〔注〕塗、川皆形曲也,此亦因形以取譬。曰:“塗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注〕以諭經學通於聖道。或曰:“事雖曲而通諸聖則由諸乎?”〔注〕大解曲通歸正之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