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故稱瀆也。”釋名釋水雲:“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是也。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入海也。”風俗通山澤雲:“瀆,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植五穀也。”水經注河水篇雲:“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經周通,故有四瀆之名。”“經營中國,終入大海”者,地理志:“金城郡河關,積石山在西南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內,至章武入海。過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按:十六郡者,金城、朔方、五原、雲中、西河、上郡、左馮翊、弘農、河東、河南、河內、陳留、濟陰、(宣帝更名定陶。)東郡、平原、勃海也。又志:“蜀郡湔氐道,禹貢崏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東南至江都入海。過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九里。”(按:“九”今本誤“七”,“七千”今本誤“二千”,茲據說文系傳所引正。)九郡者,蜀郡、犍為、巴郡、南郡、長沙、江夏、廬江、丹陽、廣陵國也。又志:“南陽郡平氏,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陵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按:四郡者,南陽、汝南、九江、臨淮也。胡氏渭禹貢錐指引易氏雲:“淮自桐柏縣東流二百八十里至真陽,又三百里至汝陰,又二百里至下蔡,又五百里至蘄縣,又二百四十里至臨淮,又二百七十里至漣水縣入海,通計一千八百里。”又引金吉甫雲:“自桐柏至海,凡千七百里。”二說近是。漢志雲至淮陵入海。淮陵故城在今盱眙縣西北八十五里,此地距海甚遙,淮何得於縣界入海?淮陵乃淮陰之訛。“三千”字亦謬也。又志:“河東郡垣,禹貢王屋山在東北,沇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軼出滎陽北地中,又東至琅槐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按:沇者,濟之異名。說文:“沇水出河東垣王屋山,東為泲。”又云:“泲,沇也。”四瀆之濟當作“泲”,經傳通假常山濟水字為之。九郡者,河東、河內、陳留、梁國、濟陰、泰山、濟南、齊郡、千乘也。以今地言之,黃河源出新疆巴顏哈喇山之麓,為阿勒坦郭勒水,東渟為札凌湖、鄂陵湖。自鄂陵湖引長東行,經甘肅之西寧府、蘭州府、寧夏府。自寧夏北行,經內蒙古之西二盟,自西二盟南行,經山西、陝西交界之處。凡經山西之歸化城、保德州、太原府、汾州府、隰州、平陽府、蒲州府,陝西之榆林府、綏德州、延安府、同州府。自蒲、同之間出而東行,經山西之解州,河南之陝州、河南府、懷慶府、衛輝府、開封府。自開封府北行,經山東之曹州府、東昌府、濟南府,為大清河入海。舊自開封府東南行,經山東之曹州府,江蘇之徐州府、淮安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