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第3/4頁)
九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一直覺得內疚是反省的必要情緒。
“幸好我書念得好,讓媽的凌晨早起有了回饋”這樣的自我安慰想法其實是推諉,非常惡魔。
如果連內疚的罪都背不起,怎麼談後悔?怎麼說真正的感激?
寫著寫著,就偏離了主題。
但未來有很多日子可以拉回媽教養我們兄弟的身影。很想再接著寫寫內疚的部份。
媽住院前兩天,我回到家。那時媽手中只有血液成份的檢驗報告(白血球過多、紅血球與血小板過少),還沒到大醫院抽骨髓驗證是否癌症,每個人都在祈禱媽是嚴重貧血。
那一晚,家裡內部在討論媽為什麼會突然暈眩、病倒,爸爸跟奶奶都說,是因為住在桃園的外婆罹患胰臟癌,媽兩地奔波照顧才會累倒。我終於忍不住,私下跟爸與奶奶糾正這種荒謬絕倫的去內疚化論述。
我說,媽百分之百是積勞成疾,是長期以來大家都太倚賴媽……欺負媽的惡果。
奶奶一直很壓抑自責地說:“她早就在勸媽,不要這麼累,不要這樣一直寵爸”,但她始終無法沒有替媽說過一句話,也沒有理解過為什麼媽有時候忙到沒時間一邊顧店、一邊煮飯。
都到了這種地步,大家還是盡力不內疚,將病的原因推到媽照顧外婆的奔波上,讓我幾乎要爆發。非常憤怒。
這幾天大家都很累。媽平日的工作分給所有的人,大家還是忙不過來,或做得很差,又何忍媽去樓上上個廁所,不到一分鐘就被叫下來應付只是來買一瓶米酒的客人?
幾個月前家裡藥局被健保局開了張罰單,理由是“非由藥師親自受理健保處方籤”,一口氣被罰了十幾萬,現在媽在保護隔離病房吊著點滴、發著燒,才總算輪到爸完全處理藥局的大小事務。媽病了,爸常在親朋好友面前感嘆“我老婆病了,最近我才去二十多年來都沒踏進過的信用合作社處理事情,竟發現我什麼手續都不知道怎麼辦……”這樣的句型,去讚揚媽的能幹。
我覺得很難過。很乾。
非常的幹。
小插曲。
媽說著夢話醒來,睜眼就跟我討冰淇淋吃。
“媽,我剛剛出去買早餐回來時,從護理站聽到很恐怖的事。”
“什麼恐怖的事?”
“聖誕節快到了,醫院的教會啊,就請來一個簡單的馬戲團為病童表演節目,可是 一大早排練,魔術師養的老虎就不見了……現在在醫院裡偷偷躲起來,大家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