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炒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旭日初昇。
陸秋霖雙腿穩穩紮地,底盤下沉,腰身筆挺,拳架緩緩變化。
時節已然入秋,庭院內栽種的樟樹,葉片枯黃脫落不少。
他口鼻撥出的道道白氣越發凝鍊,如雲似霜。
呼吸吐納的節奏時快時慢,陸秋霖正試著掌握新的拳招。
大聖劈掛,起初只是一門猴拳,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漢代,當時的“百獸舞”“五禽戲”中都有猴形,後人結合其中精髓,形成一門“猴拳”的雛形。
據傳,宋代的一位武者,曾擊敗“石猴”,覺得它的拳法精湛獨特,便結合前人和自身武功特點,錄取為譜,創出了頗具猴形真意的猴拳。
經歷代代發展,古代武學家不斷充實這門拳法的招式和心法,最終,一位破限宗師結合劈掛拳,自成一脈,留下了不凡的名氣。
大聖劈掛拳,除了基本的入門動作,主要招式有猿臂穿雲、鷂鷹飛啄、大聖翻身、山鎖心猿、摘星攬月、棍蕩群魔、擊天擎、心猿如意等等。
其中,棍蕩群魔和擊天擎屬於棍法,心猿如意則是心法口訣。目前,陸秋霖初步掌握的招式,僅有山鎖心猿一招。在對付荒海疫魔時,曾配合雷息用出,爆發力極強。
然而,他發現二者的呼吸節奏有較大差異,在結束招式後,他調息了好一會才恢復正常。如果能夠抓住頻率的變化,拳招的殺傷力必然更上一層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的動作忽然變快,虛實往返,雙臂如同長臂猿快速撿取地上的石子一般,左捶右砸,卻並不遲緩,腳步牢牢固定在身下小小的數塊青石磚範圍內。
這一招,正是猿臂穿雲,講究以極快的速度靈活出拳,以長擊遠,行雲流水。
練至一半,他卻戛然收工,眼光如電,勐然看向院外。
“哇,王皓龍你快來,這裡有一位武術高手誒,你快上去交流交流。”
“不知道這位高手還收不收徒?”
“你想多了吧,他看起來還很年輕,能厲害到哪去。”
院外,有人靠近鐵柵門,兩男兩女,光明正大的指著他,興趣盎然地說個不停。
為了方便練拳,陸秋霖上半身並未著衣,他肩頸寬闊,肌肉線條分明,充滿力量的一塊塊肌肉緊密排布,不似健美教練般臃腫,但顯得極為勻稱。
兩位女孩看的目不轉睛,嘰嘰喳喳。
隨手取過搭在架子上的衣服穿上,陸秋霖眉頭一皺,他不喜歡晨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