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番外三 (第4/5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就衝你這個無聊的勁頭,耙稻穀高手這個稱呼我們送給你了。
【雖然小小家的地不算多,但收穫的稻子,院子、陽臺都鋪上了,那也還有些沒地方曬。
奶奶又拿出一大塊眼熟的塑膠布,直接鋪上院子小門那邊的路上,這次算是曬好了。
耙好自己樓頂稻穀的小小拿著錢,去村裡一戶做豆腐的人家裡買豆腐,一路走過來,發現路上基本大家都曬了穀子,金黃黃的,可好看了。
就是還好她穿的不是涼鞋,不然腳要慘了。】
一直就很喜歡後世那些平坦路的人看了,有幾個接受不了。
“這樣好的路,平時都是過車過人,怎麼能全鋪上稻子!”
“就是就是,這樣人還怎麼過啊!”
也有人懟道:“路上曬是不好,但收糧曬糧的時間就這麼幾天,那麼多的糧,家裡一點地方哪裡夠曬,不得緊著糧食先!”
“後人的路,他們曬糧食怎麼了,人家住在一整個村裡的都願意曬,你倒管的寬了。”
反對者堅定立場:“路就是給人走的。他們人是能走,但誰家沒個車子,那些兩輪的,四輪的車子要怎麼過?
再說,他們以前也沒這樣好的路,那就不曬糧食了?”
他們線下吵得挺兇,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有發彈幕許可權的幸運觀眾也直接來問小小了。
【習慣了這樣的小小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在意路上曬糧食的事。
“這個啊,這個問題我也問過我爸,有兩個原因,一是之前的產量沒這麼高,每家的麥子自家門口的地方就夠用。
還有就是以前我們小地方沒有收割機,自己收人工要至少花個兩三天,都有分工。
鐮刀割了稻子,割一小塊地團成一團,就有人立刻團去旁邊的機器那裡打穀子,打了裝好就拉回家曬。
好幾天的時間,都是邊收邊弄的。”】
就是這種收割方式的農人點點頭,不管麥子還是稻子,大家幹起來一家人都是連幹好幾天的。
誰都想自己的糧食能在作物上多掛兩天,在熟一熟,但一定得算好時間,不能讓雨給淋到了,所以就有‘搶收’這個詞。
收割,打包團成團,在趁著好天氣曬它,都是很正常的步驟。
他們收糧才多少,主播她們一畝地多少,這個糧食收穫數量的變化也的確太大了,曬路上也確實是被迫無奈的選擇。
好天氣難得,路可以暫時不走,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