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一豎稍有些歪斜,又自然地接上一橫:“若沒用也不要緊。”
早在十一年前,他就再沒有想過“以後”。
十二月初一,離制科開考還有二十四天。
溫鳴揹著一箱書,從城外的普寧寺進了洛京內城,先去找書鋪交了這幾日抄好的書,得了“字型工整,抄書抄得又快錯誤又少”的誇讚。拿到交付的銀錢後,溫鳴去了千秋館。
他計劃把手裡的經卷抄完,制科開考前,就再不接別的抄書的活計了,專心看書備考。
寺裡方丈得知他要參加制科,還特意告訴他,冬日裡,涼水就冷饅頭吃了容易腹痛,寺中清貧,但廚房一直都有熱水,可以隨時取用,好歹能將冷饅頭泡軟了再吃。
溫鳴想,雖然世間汙濁,但終歸還是能尋到些許善意。
到了千秋館,藥童領他去了百子櫃前,按照方子開始抓藥。沒一會兒,藥童撓撓頭,歉意道:“這位公子,有味藥櫃子裡的用完了,我先把別的藥抓好,最後那一味我去庫房裡取,勞煩稍等。”
溫鳴點頭,客氣回答:“沒關係,我不急的。”
在等待的間隙裡,溫鳴將無定河的走勢以及沿途兩岸的環境、水文狀況、土質等,全都在腦子裡默了一遍。甚至手指隨便在空氣中勾畫出的,都是無定河在輿圖上的線條,每一個細小的曲折、河流每一處拐彎,爛熟於心。
他想,他不需要別的,只需要一個機會,一個能展示他這麼多年所學所思的機會。
這時,門外傳來了耳熟的聲音。
“盛兄,千秋館的那個什麼藥膏真這麼管用?”
臺階前,盛浩元點頭:“閣老為國事操勞,常常不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們做小輩的,要上心些才行。”
徐伯明沒有兒子,正妻生了一個嫡女,另外還有四個庶出的女兒,全都記在正妻的名下。
嫡女嫁給了二皇子,另兩個女婿和盛浩元經歷相似,不過都已經從翰林院升遷,一個去了吏部,一個去了刑部。最小的女兒尚未及笄,還在相看人家。
盛浩元很清楚,他與這兩個連襟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在徐伯明眼中,誰更有用,誰就能得到徐家更多的支援,誰就能爬得更高、走得更遠。
吳禎不解:“那你派個小廝來買不就行了,還非要親自來一趟。”
盛浩元只笑不語。
若他不親自來買,怎麼能表現出他的孝心?
兩人踏進千秋館,抬眼便看見了坐著等候的溫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