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回答道:“楊首輔推舉了寧州守備軍將領趙鼎,湯閣老推薦了隴州的趙挺,另外戶部尚書認為歸德將軍丁統是極佳的人選。”
李忱冷哼一聲:“父皇怎麼說?”
“幾位大人吵得厲害,陛下有些心煩,還沒定下人選。”
在腦子裡將謝琢提到的人命都過了一遍,李忱又問:“聽說武寧候跪在殿外?”
謝琢頷首:“沒錯,武寧候懇請陛下讓他回凌北見陸大將軍最後一面,陛下還未說準還是不準。”
李忱不由一笑,心想,不知道是誰給陸驍出的主意,這可是把父皇架在火上,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李忱又有些埋怨咸寧帝,這事情發生得突然,可他不信咸寧帝此前一點都不知道,或者說,他不信戰敗一事裡沒有他父皇的手筆。
他明明是親兒子,是長子,咸寧帝卻半點訊息沒漏給他,讓他毫無準備。
如今,他雖然籠絡了不少文臣,但他手下沒什麼能幹的武將,時間這麼緊,他去哪裡找個將軍?難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凌北這塊肥肉擺在那裡,沒辦法去爭上一爭?
正當李忱在思忖誰去凌北對自己最有益處時,謝琢開了口:“殿下,臣有一言。”
最近這段時間,因著有謝琢,文華殿中不少訊息對他而言都不再是秘密,也是由此,在咸寧帝愈加易怒、對他打壓地越來越厲害的情況下,李忱才能安生不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謝琢的提議也愈加信重。
李忱正色道:“你說來聽聽。”
謝琢這才道:“今日上午,殿前侍御史邱廣遷上書,建議陛下立殿下為儲君。陛下給出的批示是,官降半級,罰俸三月,詔書為臣親手所擬。”
李忱的臉色立刻沉了下去:“父皇這又是什麼意思?”
不立他為儲君就罷了,還不斷懲處他手下的人,到現在,已經連個粉飾的理由都不給了!
謝琢繼續道:“三日前,臣在文華殿的御案上,不經意間看見了一份策論文章,署名裡有個‘恪’字。陛下還用硃批圈出了兩個句子,注了幾個字。”
李忱這下是徹底驚了,上身前傾,急急追問:“你確定是‘恪’?沒看錯?”
謝琢肯定道:“臣確定沒有看錯,只是當時陛下就在旁邊,臣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也是,除了老五,除了親兒子,父皇還會親自給誰批策論文章?”
李忱先是驚訝,隨即笑出聲來,喃喃自語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