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襪子也瘋狂 (第1/4頁)
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紡織印染廠食堂旁邊的小花園,是廠裡家屬和老人平時最聚集的所在。
這些人往往都負責一個家庭的飯菜採買工作,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帶著一兩塊錢和一些糧票。
難得遇見不要工業票的臉盆,立即激發了這些人搶購的興致。
這個年月很多家庭洗臉都是共用一個臉盆和腳盆,搪瓷的盆子是補了又修了又修,但凡住宿區來一個修盆的老大爺,修盆的隊伍能排的老長。
紡織印染廠這樣副地級的企業日用品供給尚算充足,但買一個新的搪瓷臉盆也需要五張工業票,塑膠的盆需要三張。
所以一般的家庭不會把購買臉盆作為日常支出,除非遇上今天這種情況。
張清明賣的盆子,這價格等於白送!
五十多個盆子剛剛拿出來還沒擺上攤位,就被大爺大媽們搶購一空,沒搶到的人還互相埋怨吵鬧了起來。
這裡的熱鬧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也包括那些無所事事的廠家屬子弟。
這些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帶著高高在上的神態,嘴裡說的俏皮話遠遠觀望的這邊。
“自甘墮落的”張清明是他們眼中鄙視和嘴裡調侃的物件。
這些自詡是未來工人階級的年輕人根本就看不起做小買賣的商人,尤其是張清明之前還是他們中的一份子。
雖然改革開放已經四五年,但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一名光榮的工人階級才是最有前途的。
“張清明不是說明年要去參加新廠招工的嗎?”一個穿著半舊軍綠色上衣的年輕人靠在一棵樹上嘴角歪的很高,恥笑的表情相當誇張,“就他今天投機倒把的這個經歷,新廠還能要他?”
說話的人叫朱立軍,旁邊人都知道他和張清明向來不和。
“你可別這樣說,人家張清明可是跟著政策走的,改革開放嘛!”
說這句話的人是個比朱玉軍小兩歲的女青年。
梳著兩個羊角辮,也是一身半舊的軍綠色上衣,寬大的藍色工人褲,嘴裡嚼著很少見的泡泡糖,腿卻學著男青年們一樣抖動著,和朱立軍一樣的調侃語氣,說明了她話裡真正的意思和立場。
周圍的年輕人們都鬨笑起來。
他們中大部分人倒不是對張清明存著惡意,不過是無聊的跟著附和,顯得自己合群而已。
當然朱立軍對張清明的不喜歡、幸災樂禍是不加掩飾的。
在朱立軍的想象中,自甘墮落去擺攤的張清明此刻應該是面對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