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就幾年前, 楊冬燕就想好了,等到窩頭考上舉人以後,定要辦一場熱熱鬧鬧的流水宴, 且還要做到頂頂好,讓別人回味好多年的那一種。
事實上, 她辦到了。
礁磬村這一帶, 連帶他們整個縣的範圍裡,已經好多年沒出過舉人老爺了。更別提禿頭山這邊,甚至連出秀才都是三年前的事兒了。對,說的就是窩頭。。
至於他們本村……
你猜,為啥南田村有村學,礁磬村卻沒有呢?
沒有人規定說,必須考取秀才功名後才能辦私塾,事實上只要是念過書的,也招得到學生的,就允許辦學。
也就是說, 礁磬村之所以沒有村學, 那就是因為以前壓根就沒讀書人。
窩頭是幾十年以來的第一人, 哪怕在他之後倒是曾有人家咬咬牙送自家娃兒去上學,但事實上一個堅持下來的都沒有。村裡窮是一方面, 村學離得遠又是另外一個方面。再就是, 窩頭當初高中秀才給村裡人的刺激還不夠大。
刺激肯定還是有的,當時就感覺備受鼓舞, 哪怕自家勒緊褲腰帶也要供孩子出頭,大不了就是農閒時再出門打零工等等。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孩子不喜歡唸書,大人事兒也多, 幹完地裡的活兒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又碰巧攤上了不好的年景。連肚子都填不飽了,還讀個屁啊!
甚至於,那些稍稍還有些上進心的人家,這不是都跑出去了嗎?再便是老魏家的親朋好友,但凡是想改變眼下生活的,都離開了。
剩下的人家,情況可想而知。
面對窩頭的中舉,村裡人更多的其實是震驚。他們是真沒想到啊,因為所有人都覺得,讀書很難出頭的,人家城裡娃兒尚且考不上,又怎會輪得到他們這些鄉下泥腿子呢?
各種想法其實都有,但如今,自家跟老魏家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大到已經失去了比較之心,留下的只有懵圈。
秀才還僅僅是見官不跪,而舉人卻是實打實的官老爺了,只是尚未授缺罷了。
在本朝,官階和官職是分開來的。哪怕那些不曾謀到過缺的舉人,也是能每年從官衙門獲取俸祿的。當然,數額肯定不高,但那也比一等秀才廩生強太多了。
村裡人不一定懂得那麼透徹,可這次老魏家辦流水席,來的可不止是村裡人。
縣太爺都被驚動了!
他們縣的縣太爺已經是個六十開外的老人了,倒不是一直沒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