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要資金,先搞創匯 (第1/3頁)
煜煜吃魚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兩年前。
也就是1976年開始,知青政策開始放寬。
只要城裡有人接收,插隊知青就可以回城落戶。
到了今年年初,知青返城達到高峰。
幾乎每個月,都有成千上萬的知青回到故鄉。
近千萬知青離開鄉村,回到各自的戶籍地,就業壓力驟然而起。
以往不算難得招工名額,一下子變得緊俏起來。
“大哥,來之前,我讓司機帶我去附近的知青點走了一趟,東山大隊的插隊知青,是不是就剩下侄女婿一個人了?”
陸長順問道。
“唉,該走的留不住,不想走的,呵呵呵,也打不跑。”
陸大勇看了一眼林凱峰。
這段時間觀察下來,陸大勇相信林凱峰真的學好了。
不會再幹拋棄妻女的混賬事。
陸秀秀有些冒失地問道:“三叔,您真的能幫凱峰搞到招工名額嗎?”
“行,但是很難。”
“老三,你當了這麼多年兵,應該是個直脾氣,說起話來怎麼磨磨唧唧,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
陸大勇沒好氣地說道:“你要是真要辦法,就給秀秀和林凱峰各自搞個招工名額,讓他們端上鐵飯碗。”
“咱們倆雖然是遠親,可畢竟都姓陸,你叫我一聲大哥,我就沒把你當外人。”
“雖然需要走動關係,你說個數,我想辦法籌措。”
陸大勇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這兩年社會變得太快,快到他都要看不懂了。
招工名額有多緊俏,陸大勇是知道的。
否則。
他早就想辦法給女兒一家弄到了。
“爹,三叔其實已經給我們想了辦法。”
林凱峰笑著幫陸長順解釋。
返城知青數以百萬計,一個招工名額,一千個人盯著。
別說陸長順不敢徇私。
就算是縣裡批條子,他也未必敢辦。
同樣是年輕人,憑什麼他能進廠當工人,其他知青就只能等訊息。
回城的知青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百上千萬。
一旦鬧起來,影響將會極為惡劣。
“大哥,要不說凱峰聰明呢,真是一點就透。”
“直接給名額,肯定是不行。”
陸長順先是誇了林凱峰幾句,轉而提起回到縣裡的知青數量,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