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帝國裂變(25)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做到以郭防禦,這一點不僅僅是因為中山國富庶,也是因為其地形優勢。中山國西高東低,雨水充足,豐沛的水資源可作為天然屏障,而為了加深河道挖出來的淤泥稍稍加工就可以用作三合土的原材料。
雖然修築城牆的成本依然不低,但好在人工免費,又是自己地盤,當國王的一聲令下,丞相沒意見那自然也沒別人反對。
而現在躺在劉啟桌案上的,便是一整個由一半圓形河流為第一道關隘的防禦建築。河流最緩部分設有吊橋,吊橋後面對的就是一個凸出的甕城閘樓和門洞,門洞內部是若干個口字形建築,而直面門洞的建築上頂部都被寫了「箭樓」二字。
“敵軍入內,迎接他們的就是箭雨。”劉徹為兩位長者介紹,他伸出小手順著空白處移動到這個“口”字的左右兩側,“這裡開了兩個門洞,方便己方兵士分流出擊,但是敵軍進入的時候受制於大門大小也只能分批進入,這就給弓箭手提供了靶子。”
也就是說一旦敵軍入了這裡第一眼看到的就只有成片的磚石城牆,要進攻還要先找到門所在的位置,而在整個摸索的過程中他們都要頂著漢軍的箭矢。
“而就算他們找準了門洞的方向,他們進入的也是甕城。”劉徹點了點小國王親筆的「甕城」二字,“城樓連通可行人,兵士的箭矢補給可保證不會中斷,在他們走到這裡的時候——”劉徹點了點甕城的位置,“原來被他們闖過的那幾關兵士會立刻回身射擊。”
攻破主城門之前,敵軍要面對的就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而且無論他們是攻城門、還是爬城牆,一舉一動都在漢軍的目光之下,別想做什麼小動作。
而且這一次他們要攻的才是主城門。主城門內部均有抵木,最是難攻,時間也耗費極長。在這點時間內他們都處於漢軍的攻擊之下。
劉徹特別興奮地說道:“阿兄說,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甕城可以無休止地做下去。現在這個樣子的叫外甕城,以後還能做內甕城,這樣即便敵軍真的能夠破城而入,在和兵士直面之前也會被消耗大量的人手。”
“嗯,那缺點呢?”劉啟非常冷靜地問詢道。
反倒是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周亞夫略有些錯愕地看了他一眼。劉啟面不改色,面色平淡:“以你阿兄的習慣,說了好處定然會說壞處吧?”
劉徹稍有些蔫。
“阿兄說,壞處有三,一者,門洞設定小而多,為防間人,平日裡門洞不會全開,影響日常生活。且大型器械搬運不便,戰車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