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帝國裂變(25) (第2/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兵速度慢。二者,修建、維護成本極高,非重要關隘不可造。三者……”劉徹撇撇嘴,嘟囔道,“若是敵軍以甲頂天,甕城的意義就會削減很多。”
但他很快又補充道“若是對付匈奴便無妨,阿兄說匈奴人不喜頂甲。”
劉啟嗯了一聲,看向周亞夫,他頗為愉悅地看到周亞夫繃著一張臉,那一臉的憋屈喲,嘖嘖嘖。
他輕咳一聲,“不知丞相有何見解?”
周亞夫:……
在說對陛下你的九兒倒騰出來的這種配置有什麼意見之外,咱們能不能先談談邊疆如何增兵的正經事?
大漢國的丞相低頭看看小太子亮晶晶的雙眼,再看看帝王微妙的神態,當真是覺得……嗯,什麼都不想說。
遠在中山國的夏安然並不知曉他人在家中坐,敵在滿城樹。
他現在還不知道馬上會面對什麼,他現在正在和丞相郅都中尉程不識同御史韓嬰爭論一個問題——有關修墓的問題。
三位二千石都是來提醒小國王他已經登位七年了,該開始準備修建陵墓了。
秦漢以來人們對於墓葬形式從心理上發生了改變,不再覺得活人談墳不夠吉利,相反樂忠於在活著的時候給自己找個好地盤並且開始裝修。
三人提這事倒不是說立馬準備組織人手抄鋤頭上了,而是因為在正式動手之前還有一系列的活動要做,譬如先要卜葬。
秦漢講究事死如事生,墓葬問題可以說是不亞於結婚的重要大事。
畢竟結婚也就幾十年,死後那可是永恆啊。那要是住了危房多鬧心。
墓地的選址也主要是“聚族而葬”制度,尤其像夏安然這種第一代中山王,他必須要給子孫後代選一個好位置,起碼保證十個八個後代都能並排葬得了。
比如老祖宗劉邦選的就是咸陽原,那塊地方沒有意外的話起碼能橫向葬三四十個,後頭的還能縱向來,只要能綿延傳世絕對不擔心不夠地方。
如果他像爺爺文帝一樣找個只能葬自己一家的地方,那就是把找家族墓地的麻煩丟給兒子了。二千石委婉提醒,這是在給後代找事,好爸爸不能這麼幹。
此時,儒家禮制文化尚未全面流行,陵墓文化也比較隨意,基本上當國王的你只要有錢,想怎麼造就怎麼造。裡頭的制度只要你不違制……呃,或者說,只要你不要被人發現違制了就沒關係,如今中央對於當地的監管還不強,所以偷偷亂來的人還真不少。
當然,丞相表示:咱們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