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西漢篇外 (第1/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元三年,大漢帝王上任四年,已經十九歲的青年帝王將大漢皇室【一人有問題,必須全家幫忙】的風格日趨完善,一旦有什麼問題就騷擾兄長們,一點也不顧忌兄長們破碎的心靈。
但當哥哥的還能怎麼辦呢?說到底劉徹什麼也沒做,削權奪勢全是老父親乾的,硬要說的話弟弟也算無辜,自然閤家歡快。
哪怕大家其實心裡都清楚父親這般做都是為了誰,但彼一時此一時,現在新皇登基,又是從小關係比較好的弟弟,大家心裡頭有想法也得嚥下去。
這些事劉徹心裡也有數,但他何嘗不是藉此機會鞏固兄弟感情的同時穩住自己的天然盟友。
漢朝自建國至今,歷代兄弟關係都頗為牢固。
於帝王而言,和皇權的爭鬥的主要勢力多數是來自於叔伯輩,兄弟則都是臂膀,尤其是前有景帝和劉武之間作為榜樣,其塑膠兄弟情的真相外人自然不知道,就表面看來兄弟感情是非常牢固的。
正所謂上有行下必效,從劉徹的角度來說,他天然覺得自家兄弟們不會背叛自己,而從皇子們來說,他們也基本上沒動過反叛的念頭,當然如果劉徹死的早皇太子又好欺負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大家都知道,劉徹這小孩是超長待機,完全沒給兒子留下半點叔伯輩的政治壓力,咳,此為後話。
當幾個諸侯王每次在回完信之後,賓士在大道上的信使總能忙碌上幾天,兄弟們之間日常吐槽一番,最後齊齊將矛頭指向弟弟劉勝。
沒錯,劉徹已經是皇帝了他們不好說什麼,但是開啟先河的劉勝他們還是可以批評批評的,如果不是他弄出來的,哪會有那麼多事?
退一步說,起碼別用蠟印啊,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手寫而是群發的感覺簡直不能更差了,特別敷衍有木有。
於是發表這一番言論的諸侯王過了一個月之後收到了劉徹親筆書寫的問策。而且這份待遇可謂獨一份。兩三次後,當哥哥的受不了這份唯一的心理壓力,默默上奏表示還是不要麻煩陛下了,咱拿個影印版得了。
然後他別過頭就又拉了個家庭群小群並且將夏安然排除在外,理由堂堂正正——這丫是叛徒,傳話筒!不能和他愉快得玩耍!
夏安然才不管他們呢,他幾個哥哥越活越幼稚,他就不一樣了,他是有正經事要乾的人。
滱河的河道疏通和港口搭建耗費了將近三年的工期終於全數完成,繼滹沱河之後,可以從河北一路通到天津的滱河成為了中山國運輸的第二條大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