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西漢篇外 (第2/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優勢會放在海河聯運上,當然,考慮到如今日本還是不毛之地,朝鮮現在也是地廣人稀,這條航線目前主要還只開展了內陸河運業務,主要是運鹽和糧食為主。
夏安然是一個知道歷史的人,他很清楚用不了多少年鹽鐵專營就要開始了,鐵會不會放手不好說,但鹽這個東西一直到整個封建王朝結束,歷朝歷代都不曾放手。夏安然看重的就是國家採購鹽的這條渠道。
鹽鐵官營的第一步就是官方要從各地收購鹽,但凡中央需要從天津收鹽,那麼這條通道就會源源不斷有貨物運輸。作為水路轉陸路的中轉港口,中山國就能源源不斷的有收益。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民間行商最重安全性,一條有中央貨船來往的河道對於商人們來說是絕對安全的,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而現在,夏安然正抓緊鹽鐵官營開始前的時間使勁薅羊毛呢,他放在山頭上的幾個倉庫堆滿了鹽和糧食,見夏安然大有想要再建倉庫的打算,郅都立刻制止了他。
而且理由讓夏安然根本無從反駁。
夏安然的墳還沒竣工呢,竣工了還有王后的墳,勞動力嚴重不足不能再調動民役啦!
這幾年大漢整體官方的節奏一改文景兩朝的悠閒,隨著年少的帝王上位變得急促起來,無論是邊防徵兵還是糧草運輸或者是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民力。
雖然中山國嚴格來說屬於藩國自治,國內民眾只需要服中山國的民役,但架不住中山國本身也處於戰爭戒備狀態內。此前漢匈之間頻繁動刀自然也波及到了處於代郡後方的中山國。
糧草運輸、北線防禦加上長期戒備,一個青年三天的勞役額度根本就不夠,所以小國王直接呼叫了陵墓的修建人手來填補這個漏洞,之後還是不夠,不得不花錢招募,修建陵墓一事更是被完全放下。
原本已經動工的工程一停就是停了兩年,這就很尷尬了,因為老父親的規定就是那麼點時間,好在有同樣情況的不止他一人,劉徹瞭解了情況後表示可以體諒,而且他仔細研究後覺得原來的三百個工作日完工一座墓穴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大家就是隨便挖個洞埋一埋,於是小皇帝大手一揮,將老父親的規定細化了下,改成了一次只能徵用三百役夫進行建造。
三百人相對於全國來說著實算不上多,對於一座大型墓穴來說更是完全不夠,但這不代表只能用三百人進行修築,而是免費勞動力就這麼點,另外也能使用囚犯或者花錢僱傭,總體來說還是非常人性化——雖然夏安然暗戳戳覺得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