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認真學習的話,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需要那麼長的時間還沒有學好?因為厭學。”方炎自己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整天背誰什麼什麼年生,誰什麼什麼年死,這篇文章代表了作者的什麼觀點,這首詩歌抒發了詩人的什麼心境——人早就死了那麼多年了,誰知道文章表達了作者的什麼觀點?誰知道詩人寫詩的心境?說不定就是便秘時蹲廁所的時候硬憋出來的句子,偏偏給它一個自以為是的解讀,然後告訴學生們這就是正確答案——那些解讀的人就是作者本人嗎?是詩人本尊嗎?既然不是,他們憑什麼就認為他們的解讀就是正確的?學生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解讀?學生的解讀就一定是錯誤的嗎?”
“如果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解讀方式,那樣的話,怎麼判斷是否得分呢?”黃文強反問。
“為什麼一定要靠統一思想才能得分呢?”方炎無奈地說道。“文學是藝術,藝術原本就是難以定論的東西——我們用分數把學生們排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七,第一名最貼近詩人,第二名最理解詩人,但是,我們卻教不出來任何一個詩人。”
“有意思的觀點。”黃文強笑。“你介意不介意我把這些話整理一下發到《華夏都市報》上面去?上一篇文章在家長群體中反響極大,如果我們再發第二篇的話,應該能夠把話題再次升溫。”
“可以,但是不要署我的名。”方炎說道。
“為什麼?”
“因為——”方炎怎麼能告訴他們自己之所以不願意出名就是擔心葉溫柔那個暴力女突然間找過來對他大打出手這樣的答案呢?“我性子寡淡,愛好寧靜,不喜歡被名利這些庸俗的東西所影響。”
“這樣的好老師真是不多了。”黃文強感嘆地說道。“難怪浩然說你和其它的老師不一樣。”
“如果我有四十名學生,我希望能教出四十個不同領域的天才,而不是同一個模式的人才。”方炎說道。“這就是我和其它老師不一樣的地方。”
“方老師高風亮節——”
“文章發表有稿費吧?”
“有的。”
“我的稿費就送給浩然同學買書吧。”
“不不不,稿費是你的,我會讓浩然帶給你。”
“黃記者太客氣了——”
“方老師也不要太客氣了。”
……
……
下午有兩節語文課,所以方炎沒有提前下班回去。
他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