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這孩子是個實心眼 (第3/5頁)
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八股取士的嚴重後果之一,就是很多讀書人不讀史書,甚至連唐詩宋詞都不讀,更比提什麼漢賦了。讀書人在四書五經這個小圈子裡的狂卷,哪有閒心讀閒書。
八股取士真是危害巨大,表面上看起來最公平,實際上讀書人的思想都被侷限在這幾本書裡頭了。從皇帝的角度來看,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要點個大大的贊,從國家和民族發展的角度看,八股取士必然導致極致的思想保守。
王縣令是老油條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尷尬的表現,哈哈一笑帶過道:“這就好,這就好。”
什麼意思呢?實際上霍光這個人本身沒太大的問題,對漢武帝的忠誠滿滿,缺點是沒有約束好家人。但這人啊,你看他的時候換個角度,總能找出問題來的。漢書對霍光的評價不低,放在現在理學當道,廢立之舉就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所以啊,但凡賈璉稍微不注意,被這老東西帶了節奏,沒準就得被扣上一頂“XX信徒的帽子”。西漢那會的《春秋》的地位和理解跟現在也不是一回事,霍光當政那會,出現過儒家要求劉氏禪位的呼聲。
要不怎麼說壞不過讀書人呢?這個王縣令明顯是沒少讀書的,他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別的不敢說,王縣令肯定是讀過《漢書》,並且下了工夫的,不然也做不到悄無聲息的給賈璉挖一個坑,本以為十四歲的娃娃手拿把攥,沒曾想賈璉居然躲過去了。
賈璉現在也不能把王縣令怎麼地,只能先默默的記在心裡,將來找機會報復。這老東西,太陰毒了,殺人不見血,吃人不吐骨頭。
賈璉這邊生活恢復正常,恢復每日去青雲書院讀書的節奏,準備八月的府試。
張廷恩這邊一道奏摺遞上去,在朝廷裡掀起了軒然大波。
“借而不還,名為借,實為竊也!臣懇請明發上喻,勒令限期清欠,到期不換者,或扣俸祿,或去職罷官,視情節輕重而定。”
張廷恩的奏摺裡這段話可謂石破天驚,這是國庫的錢啊,有必要這麼狠麼?
不狠不行,因為國庫沒錢了,西域叛亂,抽乾了戶部的銀子,接下來國家有點風吹草動,拿什麼銀子來應對?張廷恩在奏摺裡還說,有據可查的借款總計一千三百三十萬兩,民間借貸還要付利息,現在朝廷要求還錢,不用付利息,已經是有恩於借錢的官員了。
一邊從國家領取俸祿,一邊好欠著國家的錢不還,就這還好意思稱忠臣?
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總之張廷恩的意思很明白,這活不掀桌我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