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2/4頁)
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到處奔走“覓食”排班,不見得有這閒心去做這些費工夫的面
食了。
離我學校不遠,兆豐公園對過有一家俄國麵包店老大昌(tchakalian),各
色小麵包中有一種特別小些,半球型,上面略有點酥皮,下面底上嵌著一隻半寸寬的十字託
子,這十字大概面和得較硬,裡面攙了點乳酪,微鹹,與不大甜的麵包同吃,微妙可口。在
美國聽見“熱十字小麵包”(hotcrossbun)這名詞,還以為也許就是這種十字
麵包。後來見到了,原來就是粗糙的小圓麵包上用白糖劃了個細小的十字,即使初出爐也不
是香餑餑。
老大昌還有一種肉餡煎餅叫匹若嘰(pierogie),老金黃色,疲軟作布袋形。
我因為是油煎的不易消化沒買。多年後在日本到一家土耳其人家吃飯,倒吃到他們自制的匹
若嘰,非常好。土耳其在東羅馬時代與俄國同屬希臘正教,本來文化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六○年間回香港,忽然在一條僻靜的橫街上看見一個招牌上赫然大書tchakali
an,沒有中文店名。我驚喜交集,走過去卻見西曬的櫥窗裡空空如也,當然太熱了不能擱
東西,但是裡面的玻璃櫃臺裡也只有廖廖幾隻兩頭尖的麵包與扁圓的俄國黑麵色。店夥與從
前的老大昌一樣、都是本地華人。我買了一隻俄國黑麵包,至少是他們自己的東西,總錯不
了。回去發現陳得其硬如鐵,像塊大圓石頭,切都切不動,使我想起《笑林廣記》裡(是煮
石療飢的苦行僧?)“燒也燒不爛,煮也煮不爛,急得小和尚一頭汗。”好容易剖開了,裡
面有一根五六寸長的淡黃色直頭髮,顯然是一名青壯年斯拉夫男子手製,驗明正身無誤,不
過已經桔逾淮而為枳了。
香港中環近天星碼頭有一家青鳥咖啡館,我進大學的時候每次上城都去買半打“司空”
(sne),一種三角形小扁麵包——源出中期英語schoonbrot,第二字略
去,意即精緻的麵包。司空也是蘇格蘭的一個地名,不知道是否因這土特產而得名。蘇格蘭
國王加冕都坐在“司空之石”上,現在這塊石頭搬到威士敏寺,放在英王加冕的坐椅下。蘇
格蘭出威士忌酒,也是飲食上有天才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