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雲者,易益雲:“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荀子大略雲:“君子之學如蛻,翻然遷之。”音義:“徒與,音餘,下皆同。疑者別出。”孟子云:“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趙注云:“徒,黨也。”按:此又承上而正告之言。苟知為道之學與為利之學不相為謀,則當決然去利而就道,是謂遷善;不能遷善謂之畫,故下文又設二譬以明之。世德堂本“遷善者”作“遷善也者”。“百川學海”云云者,廣雅釋丘雲:“小陵曰丘。”說文:“陵,大也。”釋名釋山雲:“大阜曰陵。”司馬雲:“百川動而不息,故至於海;丘陵止而不進,故不至於山。學者亦猶是矣。”按百川之於海,丘陵之於山,各相類似,而百川能到海,丘陵不能為山者,百川能遷,而丘陵則畫也。御覽六百七引“而至於海”作“而歸於壑”;又五十三引“惡夫畫也”作“惡夫住者”。注“射以決科,經以策試”。按:此八字於義未順,必有脫誤。注“徒猶弟子也”。按:孟子“其徒數十人”,趙注云:“其徒,學其業者也。”呂氏春秋“誣徒視徒如己”,高注云:“徒謂弟子也。”注“畫,止”。按:論語“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注云:“畫,止也。力不足者當中道而廢,今汝自止耳,非力極也。”劉疏雲:“說文曰:‘畫,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引申之,凡有所界限而不能前進者,亦為畫。故此注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