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自己去和他們爭辯,借力打力才是她應該做的。
皇帝給她換了杯熱茶,屈指叩在案上,問:“不開心?”他還記得蕭沁瓷說過的話,蕭隨瑛是王韌的弟子,因著這個緣故從前蕭沁瓷不僅跟著王韌學字,也跟著他學過四書。
茶裡放了陳皮紅棗,清甜滋味在舌尖上濺開,蕭沁瓷卻沒滋沒味地道:“沒有。”
皇帝撥弄她鬢邊珍珠流蘇,蕭沁瓷嫌癢,避開了。
皇帝眼眸沉沉,端著她臉不許她躲。
“阿瓷,路還很長。”他道。
沒有什麼事情是容易的。蕭沁瓷才雙十年華,皇帝剛及冠時還在蒲州做著不起眼的藩王,他睡在黃沙草野,相伴的是刀兵殺伐,在夢裡也想回到九重闕,重新拿起屬於他的權柄。
他始終沉穩,知道有一日失去的都會再拿回來,他所要做的就是漫長的蟄伏與等待。
“——你說的對。”蕭沁瓷側臉輕輕捱過他掌心。
蕭沁瓷的沉鬱只有短短一刻,重又打起精神和朝臣周旋。
君臣相爭不會很快見分曉,這場拉鋸持續了數年。
明成六年,帝擢翰林學士入閣修典,皇后親恭,夙夜不懈,編修正典,以明官制。刑、事、禮、政歸於一體,各部設定、人員定額以及官員考績、選拔、任用②等皆以明確。
朝臣們驚覺皇后的權力已經大到了這個地步,他們過往的諫言皆是無用功,聲討皇后的聲浪再次變大,紛紛上書要求蕭沁瓷不得插手修典事宜。
皇帝對臣子的反對視若無睹,四兩撥千斤地敷衍過去,朝臣們又急又氣,偏偏拿他毫無辦法。
朝上越發劍拔弩張,真正讓此沸騰的是皇帝第一次發怒,處置了一個在朝上上疏要他廢后的。
蕭沁瓷原本不知道這件事,她在武英閣督促修典事宜,負責修典的俱是學識淵博之輩,她受益良多,也因此忙碌,白日裡也很少和皇帝見面,晚間休息時又覺得疲累。
皇帝沒有拿這些事來煩她。
蕭瑜從金吾衛升任禁軍羽林中郎將,女子的身份便於她行走後宮,她們時常相見。
“最開始的時候,我不看好你嫁給他。”眨眼間蕭沁瓷已做了三年皇后。
廊前飄著冷雨,重簷在雨中氤氳。
蕭瑜負手站在簷下,側顏乾淨,氣度如冷鐵。她生得好看,獨一無二的那種,經年未變。
宮人去